疫情发生后,那些上热搜的“食物”解读

中国好营养 2020-02-28

  01

  坚决拒绝野味

  沉寂十年,一场疫情将野味重新拉回大众视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野味”的搜索关注达到历史峰值:拒绝野味。

  百度搜索和网民在过去一周,百度全平台新增阐述野味危害相关内容(视频、图文)是过去十年的总和。

  野味包括这次在风口浪尖上的蝙蝠,很多都是重口美食,也是各种重大传染疾病疑似元凶,但让他们成为最大威胁的罪魁祸首恰恰是人类自己。暴殄天物,必遭祸殃。

  所以我们的饮食要做到不要违背“食物是维持生存,提供营养”这一本义,做到饮食不猎奇不贪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靠杀戮动物也解决不了人类的饮食数量和健康问题。

  02

  添油加“醋”不可取

  小的时候包括现在家里的老人还经常用熏醋的方法来预防感冒,那股酸味至今仍萦绕在脑海中,其实醋用来杀菌消毒仅物资匮乏时代的防病安慰剂。

  醋因为其酸性,常常出现在一些“日常清洁小妙招”中。例如有人喜欢用醋来清洁厨房油污,又或是清除水垢、祛异味等等,但消毒与清洁不同。熏醋不能起到杀菌效果,且如果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度还会损伤粘膜。用醋赶不上消毒液,添油加醋不可取。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防止呼吸道感染疾病,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好的办法并非消毒,而是勤开窗通风。

  03

  大蒜,合理膳食的一部分

  世卫组织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建议其中提到了,大蒜是一种健康食品,是因其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的特性可以作为合理膳食的一部分。但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感染。

  04

  辩证施治才是真

  中药,特别有些药食两用的中药,经常在疫病期间上热搜。比如这次板蓝根、金银花,但大家要记住这些中药都具备抗病毒及缓解感冒症状作用,但并不是万能防疫神药。

  中医上说的清热解毒是中医外感疾病的代表治法,但那不是消炎杀菌抗毒的外挂,辩证防病要客观, 因人制宜,避免绝对。双黄莲也需要这样认识,抑菌实验不是临床验证,所以这个谣言的黑锅临床的中医不背。

  我们相信,中医药的应用在抗击病毒过程中一定会发挥作用,但需要辨证施治。

  05

  心灵鸡汤一枚

  据《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里介绍,咸味的热鸡汤也有助于缓解症状,这是基于已治愈的武汉市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张劲农教授的经验,他建议多喝鸡汤,喝到发汗,体温升高有利于抗病毒,按照网上的说法“鸡汤可以升高体温增加机体抗病毒,鸡汤盐分可以增加排痰”。

  个人觉得这种个人经验其实不上文件会更好些,温热又富含营养,如果能喝也是没有问题的,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是心灵鸡汤,也很重要。

  06

  过度演绎!别为饮酒找借口

  “高度酒抗病毒”的谣言上热搜,平时爱喝酒的人就有了谈资,但其实大家都知道,酒精擦拭、喷洒外用才消毒,咱还别为喝酒找借口了。

  过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无论有没有疫情,省钱保肝少喝、不喝为宜。

  作者 | 辛宝

  注册营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参考阅读

  1.辟谣!岛民看过来!喝板蓝根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https://new.qq.com/omn/20200123/20200123A0APPY00.html

  2.板蓝根颗粒,真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吗?

  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91210010744518.html#

  3.专家:无明确证据证明板蓝根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123/c14739-31561359.html

  4.扩散!染病已治愈专家建议:多喝鸡汤有利于抗病毒!

  http://www.sohu.com/a/369424630_713175

  5.双黄连、金银花、绿茶纷纷上榜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名单 研究机构均称:还需大量实验

  http://act.ygcq.com.cn:8080/cms/ss/?action-viewnews-itemid-505177

  6.最深入人心的醋味,最得不偿失的熏醋大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793662

  7.蝙蝠在某些国家是一种美食吗?吃蝙蝠当心染病!

  http://www.sohu.com/a/230572358_100145002

  8.世卫组织答疑:吃大蒜预防病毒感染?奥司他韦能治疗?

  http://www.cnhfn.com/index.php/yl/1561.html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好营养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