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jpg

“安第斯山挡不住友谊的翅膀”

秘鲁驻华大使卡普纳伊畅谈APEC峰会与中秘关系

科技日报 2016-11-14 作者:王 江 李学华 李 钊

  ■今日视点

  举世瞩目的APEC峰会将于本周在南美国家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峰会前夕,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三里屯使馆区,独家专访秘鲁驻华大使、经济学博士卡普纳伊教授。这位和蔼、睿智的老人讲起即将召开的APEC峰会是信心满满,谈到中秘关系更是逸兴飞扬。

  APEC峰会致力“亚太自贸区”

  卡普纳伊大使说,今年APEC利马峰会的主题是“提高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包括方方面面,繁荣和共同安全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呼唤更加自由、平等的贸易和经济体系。现在大家都在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现有TPP的涵盖范围太窄了,任何自贸区没有中国的参加都是不完整的。由东盟、中国等力推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也没有包括美国、秘鲁等西半球国家。秘鲁希望在利马峰会中同与会各国共同努力,促进TPP和RCEP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以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亚太自贸区,推动2014年APEC《北京宣言》的落实取得实质性进展。

  秘鲁政治稳定、经济开放、社会包容,经济连续中高速增长已20年,和巴拉圭并列为拉美地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卡普纳伊大使说,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依赖于秘鲁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和中国一样,秘鲁也正在开展结构性改革,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和公平。秘鲁拥有的自由贸易网络体系覆盖了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除了同中国有自由贸易协定外,还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及欧盟有自由贸易协定。在秘鲁的投资者可以向全世界任何国家自由出口产品,这是秘鲁的巨大优势,也是秘鲁有信心在APEC利马峰会上打造亚太自贸区的信心来源。

  中秘关系源远流长亲如一家

  卡普纳伊大使说,中秘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从历史上看却非常亲近。秘鲁一直传说,当地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商朝时期从中国东部沿海乘舟跨越太平洋到达南美的商人后裔,秘鲁的语言文字、音乐及服装饰品和中国的苗族有很多相似之处。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秘鲁的传统音乐与中国民乐一样,只有五个音阶,而不是西方音乐的七音阶,这也充分说明了中秘之间的关联性,秘鲁驻华使馆曾专门组织乐团用秘鲁传统乐器安第斯排箫、盖纳、恰朗戈、班波鼓演奏中国民乐的经典作品《嘎达梅林》《茉莉花》等并灌制成CD,其演奏效果令人赞叹。

  秘鲁目前有300万华人后裔,约占全国人口的1/10,是西半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华人聚集区。在秘鲁有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大小城市,在其中心广场总能找到四个建筑:市政厅、警察局、教堂和中餐馆。而秘鲁语言中,到中餐馆吃饭有个特定的表达“CHIFA”,发音和汉语“吃饭”一模一样,足见中华文化在秘鲁的深远影响。

  大使先生还饱含深情地谈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秘鲁人民对中国人民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如果非要说对中国人有那么一点点小“抱怨”的话,那就是中国学生的学习实在是太好了,在秘鲁的大中小学校里,学习成绩最好,尤其是数学成绩最好的,一定是华人学生,这实在让人羡慕。

  期望建立创新机制密切合作

  2016年是中秘建交45周年。早在1971年,秘鲁就在北京建立了大使馆,从那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在稳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在政治、外交,还是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在不断深化。中秘早在2010年就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中秘之间还成立了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秘鲁是南美地区唯一与中国有着三个合作机制的国家,这充分表明了中秘关系的密切和重要,也向世界证明了中秘关系的亲切和牢固。秘鲁还想与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希望通过创新合作进一步强化两国的合作共赢。

  卡普纳伊大使指出,秘鲁与中国一直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双方召开了第一届经济合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共同确立了四个主要合作领域,包括能源、水电、太阳能等。得益于中秘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已成为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秘之间贸易量已经达到16亿美元,多于美国的14亿美元。中国还是秘鲁第一大矿产投资国,中秘两国之间的经济基础非常坚实。

  今年9月,刚刚当选的秘鲁新任总统库琴斯基上任后,第一次海外出访既没有选择拉美近邻,也没有去美国,而是直接到中国来,这充分表明了秘鲁对中国的重视和友好感情。库琴斯基总统到访中国时明确表示:“我不是来要贷款的,也不是来要援助的,我是来吸引中国投资的,这对双方都有利。”这是一个重要讯号,表明拉美在投资和经济方面有大量的合作机遇。秘鲁期待的不是单方面获得利益,而是多赢共赢。

  卡普纳伊大使最后表示,太平洋虽然辽阔,但是它隔绝不了中秘两国的紧密合作,安第斯山脉虽然雄伟,也挡不住两国人民友谊的翅膀。秘鲁人民热切期待着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相信此访必将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