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为什么忍不住“买买买”科技日报 2016-11-14 作者:杨剑兰 |
■心理话
11月11号,一个原本寻常的日子,成功被商家打造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你是否也加入了买买买军团,或是早就列好长长的购物清单,从容地在各大网站收割心头好;或是一边发誓再买就剁手,一边又疯狂地装满了购物车;抑或是红着眼熬着夜,练就鼠标连击大法,参加一次又一次秒杀......那么,买买买这件事到底有着怎样的诱惑,让人们如此乐而不疲?
能带来快感体验
还记得你拥有第一件名牌衣服、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笔记本、第一部手机的那种喜悦感吗?购买本身就是件愉悦之事,自带快乐属性。
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买”这个过程,购买会给我们带来资源上的满足感,表明“我买得起,我能够拥有,我有能力自我满足”。这种资源获取与满足的行为,从生物学上来说,会刺激我们大脑的快乐中枢,分泌出能让人感到快乐和愉悦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给我们带来快感体验。这种快感,和食物、性,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酒精、烟草、毒品等)所带来的快感一样,源于同一个奖赏回路。
可以抚慰焦虑情绪
购物就像进食、看剧、玩游戏一样,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和自我抚慰来帮助缓解焦虑、宣泄情绪。从焦虑的生理机制来看,焦虑会驱动人们发起行为,当行为被发起,焦虑就会得到适当的缓解。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购物便成了抚慰情绪的快捷而有效的方式,心情不好,拿起手机一刷,随时随地就完成了买买买。
购物不只是缓解焦虑,也缓解着工作的压抑感、积压的愤怒感以及莫名的空虚感。
工作如此辛苦,消费犒劳自己,尤其对于工薪族来说,每当购物消费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挣钱的意义,感受到鲜活的存在感。对工作不爽、不满老板、感觉身体被掏空都没关系,看着在买买买中体现出的购买力,看着在买买买中被刺激出来的欲望,对于工作的烦恼又有了新的应对动力。
也许源自童年的不满足
如果说情绪的慰籍是暂时性、情境性的,那么基于自尊需要的买买买,则是一种可追溯到童年早期的、稳定的、性格层面的深层渴求了。
衣服控、包包控、手机控等,通常都会有一个未被充分满足的童年,不管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这种匮乏,会让个体对缺失的东西有着执念般的渴求,长大后通过各种方式来自我满足。从心理意义来说,这些人买的不是东西,他们的东西已经成了他们的一部分,只有有了这些物质上的东西,自我才是自信的、有价值的、被关爱的。
只是,向外寻求的东西,再多也填不满早年如黑洞般的缺失,人们需要做的是向内寻求,去探索为什么会对物质有着难以抑制的欲望,当从内在去填补那曾经缺失的爱、关注和满足,对物欲的固执就会找到新的出口。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刘帮勇
上一篇:天宫二号上的航天员睡得好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