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jpg

他活着,会是一个钱锺书式的人物

北京文摘 2017-02-2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

  吴兴华,继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最高学养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晓英、法、德、意多种语言,31岁已荣任北大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在诗歌、学术、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学贯中西,成就非凡。

  王世襄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锺书式的人物。” 近日,吴兴华全集由出版。

  吴兴华(1921-1966),16岁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年少成名,以一首《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被文学家周煦良誉为“中国新诗的转折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梁文星的笔名,由宋淇代为刊载诗歌于香港《人人文学》、台湾《文学杂志》,对当时港台新诗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他通晓英、法、德、意大利多种语言,也精通拉丁文、希腊文,31岁时已荣任北大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领导”朱光潜、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一众著名教授。

  诗集《森林的沉默》收录了吴兴华自1934年至辞世为止所有的诗歌创作。吴兴华毕生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两者之间,开辟出一个中国文学及文化的新的可能性,他的诗深藏典故,并严格以西方诗歌韵律为标准。周煦良称赞他的诗:“读者会看出,他和旧诗,和西洋诗深缔的因缘,但他的诗是一种新的综合,不论在意境上,在文字上。新诗在新旧氛围里摸索了三十余年,现在一道天才的火花,结晶体形成了。”

  《风吹在水上》首次公开吴兴华写给挚友宋淇的书信六十余封,论及文学、翻译、诗歌、时局,谈古说今,由西而中,其眼界之广阔,学识之渊博,在私密书信中展现无遗,震动人心。在这些通信被宋以朗从父亲宋淇的遗物中发现之前,吴兴华的博学之名就像一个传说。然而这批通信的发现,却把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存在。

  吴兴华是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第一人。译作《亨利四世》颇受推崇,并曾校译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全集》、杨宪益所译《儒林外史》,而已佚失的《神曲》译稿,更被誉为译林神品。他的导师谢迪克教授追忆说,吴兴华“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乃尔大学教过的学生、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相匹敌”。

  新中国成立之后,吴兴华在北京大学任教,这一时期的《〈威尼斯商人〉——冲突和解决》和《马洛和他的无神论思想》等文学评论长文,迟至上世纪90年代才得以发表。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他对英国文艺复兴诗剧所下的工夫之深,理解之精妙。当他写到马洛之死:“在一个爱情战胜了仇恨,幸福战胜了灾难的世界里,他所有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于是像一个疲倦的旅行者在余霞满天的落日时辰放下沉重的担子来准备憩息,马洛放下他的笔。轮子已经整整的旋转了一周。他最后恢复了对人类前途的无限信心。”似乎也是作者的自陈心迹,令人不得不为这位天才诗人的命运扼腕叹息。(据《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北京文摘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