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星际 探索新知——张钰哲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
张钰哲,1902—1986,男,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博士毕业,回国担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1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50—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43年-1946年和1949年-1985年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任中央委员。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当选第三全国人大代表,连任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等职。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公布国际编号第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2051 Chang.。1990年10月,中国邮电部发行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为张钰哲头像。
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史上留下了许多 的“第一”: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是他发现并命名为“中华”的;1941年,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的;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
1902年,张钰哲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城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生活环境磨练出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1919年,他考取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1923年,张钰哲来到美国求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追求已久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投考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开始探索广袤而神秘的天空。
在芝加哥大学本科毕业后,张钰哲前往叶凯士天文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报到当天,双目失明的台长弗罗斯特不仅带着张钰哲楼上楼下四处参观,还能精确指出一些天文数据在《天文年历》或某本天文书籍里的具体页码。这些,都让张钰哲惊讶不已。弗罗斯特只是说:“不要那么说,重要的是要专心,要持之以恒。”后来的日子里,张钰哲便这样持之以恒地在天文学上下起了苦功夫。
西南师范大学版六年级语文课本里,有篇名叫《中华星》的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是1928年的一个夜晚,赴美国留学的张钰哲像往常一样,站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观测室的天文望远镜前,凝神观察。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紧紧盯在一个光点上:啊!一颗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的新星在闪动!他惊喜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一瞬间的闪动,让年仅26岁的张钰哲,成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发现小行星的人。繁星无数,发现小行星听起来很简单,却花了张钰哲整整两年的时间。无数个夜晚,他守着天文望远镜,寻找当初从他眼前一闪而逝的那颗星星。直到1928年11月22日,经过了连续的观测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张钰哲才确信那是一颗新行星。当天夜里,他将这颗星星留在了相机底片上,并冒着严寒,花了15个夜晚,证实自己的发现。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就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承认。依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有权为它命名。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此时心潮澎湃: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其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才落后于西方,就拿天上闪烁的行星来说吧,没有一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多少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发现了行星,中国的名字也将在太空遨游。“就叫它‘中华星’吧!”张钰哲坚定地说。
从此,一颗新发现的“中华星”带着海外游子的拳拳报国心,闪烁在无垠的宇宙之中。
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轻装返回祖国。从此,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一心投入到祖国天文科学事业的怀抱中。
张钰哲归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41年起,任天文研究所所长。他潜心研究天象,测得了许多重要的天文活动。
1937年8月11日,张钰哲测得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日全食进入新疆,经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后来,经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证实,张钰哲率先测报的1941年9月21日在我国出现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为了观测1941年这次奇观,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确保观测的顺利进行。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夜,观测队自德国购进的观测镜被日军炸毁,张钰哲又一次急中生智,将紫金山天文台撤离南京时带走的摄影望远镜镜头取下,配上木架,用黑布包起来代替镜筒,再以24寸反光望远镜底片匣附于其后,摄取日冕图像。之后,他又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和陆地测量总局等单位,借来了望远镜、摄谱仪、等高仪等设备。
1941年9月21日9时30分,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初亏终于出现了。当时晴空万里,但见月亮的黑影从西侧开始侵入太阳。40分钟后,太阳被“吃掉”了三分之一,天空也逐渐昏暗,气温下降。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整个被“吃掉”了,月球遮住了整个日轮。又过了一会儿,全食的四周射出万道金光,日冕出现了。
这次日食现象,历时3分钟,与张钰哲所预测的情况完全吻合。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
捕捉到这次天文活动,张钰哲在世界上声名更旺,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考察进修。两年后,正当他考察研究工作完成准备回国之际,国民党外交部突然中断了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美国及加拿大的各大天文台当即向他发来了聘请书。这一夜,张钰哲辗转反侧,他想起了18年前,当时的叶凯士天文台台长向他提出在该台任职的挽留,遭到了他的婉言拒绝。也是这样一个夜晚,他睡不着,披上衣服奋笔疾书,写下了“楚材岂能为晋用,相期神州建灵台!”他婉言回绝了美国朋友和同行们的邀请。无巧不成书,这时正好出了“1948年5月9日,自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千岛群岛、中国浙江到中南半岛可以观测日全食”的预报,在导师樊比博教授的帮助下,张钰哲得以参加了美国赴浙江的日食观测队。虽然这次观测工作因为天气原因而失败,张钰哲却借此机会回了国。
归国不久,新中国成立了,张钰哲一直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致力于推动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他求贤若渴,积极为国家寻找培养人才。1952年,还在英国留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王绶琯收到了张钰哲寄来的邀请信,希望他回国参加天文建设。“张先生的来信笔迹畅雅,语言率直,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信中他毫无置疑地把我视为共赴祖国天文建设的同道,使我十分感动。”王绶琯回忆说,“张先生对人才的尊重与信任,为我一生之罕见。”
在张钰哲的努力下,紫金山天文台发展得很快,不仅添置和修复了许多大型天文设备,还开拓了新的领域。他倾注心血,花去4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先进的南京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设备制造厂。他亲率同行自制和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仪器,使紫金山天文台名享四海。因长期积劳成疾,1963年,张钰哲在北京医院作胃切除手术。他作诗道:“百战艰难拼汉血,三山摧毁坐观成。步天测度原无补,病榻栖迟负国恩”,纵使身体不适,缠绵病榻,仍心系天象,可见一片赤忱。
从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星”起,到1986年张钰哲病逝,半个多世纪中,他又陆续发现了“中国星”、“紫金山一号”、“紫金山二号”等400多颗在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新星,在它们当中,有81颗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编号命名。张钰哲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追星六十载,一心系“中华”。199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为张钰哲头像,纪念这位对祖国天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解密“宇宙之问”——景益鹏
下一篇: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马在田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