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湿地精灵”的黄河女儿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
20多年来,孟津黄河湿地的鸟儿常能见到两个熟悉的身影。起初,只是一位老人;后来,多了他的女儿;如今,只剩下女儿自己。
女儿名叫马朝红,48岁,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一名管护员。她和父亲一道,接力守护着这方脆弱的生态系统,守护着上百种鸟类的家园。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这里的村民称她是“黄河女儿”,是这些“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冲锋衣、双肩包、三脚架、望远镜、笔记本,这是马朝红的标配。冬日,黄河滩刺骨的寒风里,她通过望远镜,静静凝视着远处河面上成群的鸟儿。
10只、20只、143只……马朝红掏出笔记本,用冻得发僵的手,飞速记录下观测到的鸟类数据。通过长期观察,她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扫一眼,基本就能判断出一群鸟儿的数量。
这样的工作,马朝红已经重复了18年。1999年,她辞去洛阳市区的工作,回到成立没几年的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跟随父亲一块观鸟、护鸟。起初,他们只有自行车,要跑完59公里长、0.5至5公里宽的黄河湿地,最少需要三天,她便和父亲一块带着干粮,吃住在路上。
马朝红对护鸟的热爱,来自于她的父亲,来自于一种传承。她的父亲马书钊是孟津县林业局一名普通干部。1995年春节回老家时,他听到黄河滩里传来一阵阵炮声,循声望去,是一群人正在用土炮疯狂地捕杀鸟儿。
目睹浑身是血、悲鸣着的鸟儿,同森林和野生动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马书钊无法容忍,他决定要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
1997年底,马朝红从洛阳回家过春节。那些日子,她天天陪父亲到寒冷的黄河边去观鸟、护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看着生机勃勃的湿地,她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对鸟儿的热爱。那一刻,她下定决心,回家陪父亲一起观鸟、护鸟。
在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内,许多村民称马朝红为“黄河女儿”,称湿地内的鸟类为“你家的鸟儿”。常有村民开玩笑,你家的灰雁又吃了我家的麦子,你家的鹭鸟又吃了我家鱼塘的鱼。
湿地的鸟儿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它们并不知道,有一位“守护神”始终在默默守护它们。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她让万千新生儿远离出生缺陷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