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院士的植物人生(下)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吴征镒亲笔书写的8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块石碑上。这8个字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1958年,吴征镒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辞去了在北京担任的所有职务,携妻儿举家迁往云南昆明,筹建昆明植物研究所。

  选择回到云南,对吴征镒来说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此后将近一个甲子的岁月,他和草木相亲,与云南同行,让云南的植物为天下所知,让中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从云南走向全世界。他曾说:“我一生三下云南,1938年,1955年,1958年,最后定居云南至今。对云南可以说是几乎走遍了。你看,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

  回到云南的吴征镒,自此纵情于这片“植物王国”。从干燥炎热的河谷到潮湿寒冷的高山。哪里有植物,哪里就出现过吴征镒的身影。野外考察时,吴征镒不看天、不看山、不看景,一路只管低头看着植物,也不知因此摔了多少跤,被同事们笑称为“摔跤冠军”。

  有一次在云南文山考察,吴征镒又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可这一次他坐在地上迟迟没有起来。同事们以为他摔伤了,正想过去搀扶,却见吴征镒手中捧着一株白色寄生植物,欣喜地叫着:“快看快看,这是锡杖兰!”

  像吴征镒摔跤摔出重大发现的小故事,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每位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都能说出几件来。吴征镒对植物的研究达到了分秒必争的程度,开会时中间有个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他都不肯耽搁一分钟,立刻跑到标本室去看标本。因此经常出现开着会,会议的主持人却不见了,大家就都知道他一定是在标本室。纵然这样吴征镒还是觉得科研的时间不够。

  随着研究的深入吴征镒的足迹遍及全国,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和塔什库尔干的沙漠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年逾花甲时,他还坚持赴湘西、青海、东北等地考察,两次进藏、两次入疆,重走祖国山川,审视全国植物区系分布,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在70多年的植物研究中,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植物学家。以吴征镒为代表的三代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由吴征镒编纂的图书更是数不胜数,且多为植物学的经典著作。代表专著有《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与弟子合作完成了《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国植物志(总论)》《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与演化》《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四本专著。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

  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进行访问考察。其间,英国的植物学家们拿出了一批他们难以识别的植物标本,希望请中国的植物学家帮忙鉴定。这些标本大多是上个世纪初的欧洲人在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几十年来,无人能做出权威的鉴定。此时吴征镒站了出来,他认真地观察了标本之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超群的记忆力和渊博的植物学知识,让在场的英国人赞叹不已。

  鉴于吴征镒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的巨大贡献,1999年他荣获被称为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成为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二位、我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学者。200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成就奖。2008年1月8日,吴征镒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

  当年芜园稚子的植物梦,悠悠滑过了九十多个春秋。2013年,97岁的吴征镒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本本承载几代人心血的植物典籍辉映青史,一张张新手书写的植物卡片见证岁月。“吴征镒星”犹在空中闪亮,照耀着山川;草木花竹还在大地葱荣,述说着吴征镒传奇的一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