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航:矢志不渝为国建航科技日报 2016-12-26 |
上海,繁忙的早高峰,1号线地铁,人头攒动。如潮的乘客或许不会想到,这条地下线路的背后,有着一个不能被忘却的名字——刘建航。
刘建航,是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攻克了众多地铁及隧道建设中的世界难题,亲手培养了一批国之栋梁,见证了中国地铁和隧道领域的飞跃。
“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
年少时的刘建航原名叫刘建。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看到法国的地铁密如织网,而中国没有几条铁路,就想投入发展运输、航运的工作,便在名字里加上了一个“航”字。第二年,刘建航如愿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那是1947年。
解放初期的上海笼罩着国民党轰炸的阴霾,1950年的“2·6大轰炸”曾造成了1300多人的伤亡和大量重要设施的破坏。当时在上海的一个苏联专家团建议:上海要修建地铁,平时可以解决交通问题,遭轰炸时可以防空。
大学毕业后的刘建航,开始了建设地铁与隧道的前期试验研究。但不久试验就停止了,指导的苏联专家们,在几次失败后,一致认为上海的地质软弱,富含水分、流沙层多,无法建造地铁,就好像是“在宇宙中找一个支点,翻转地球”。
一群不信邪的执拗隧道人,偏要通过实践建造自己的地铁。
1960年,上海正式成立了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进行了最早的盾构摸索和试验,于一片农田之上做了直径4.2米的盾构,推进了100多米的隧道。1965年,地铁和地铁隧道试点工程在衡山公园展开,在地下,建造了一座地铁站。
在通过了直径从4米、6米到10米的盾构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地上与现场试验,刘建航和同事们终于得出了上海可以用盾构和钢筋混凝土管片来建设地铁和越江隧道的结论。
“要挖你们就先把我挖进去!”
1989年,60岁的刘建航即将退休,但他终于迎来了上海的第一条地铁——地铁1号线的开建。作为总工程师的他把多年的经验和大量的心血倾注其中。
1991年的5月23日,已不在地铁公司有头衔的刘建航,作为徐家汇站工程的现场督察,每天下午都要来工地。当天,他从几千个数据中捕捉到了疑点:有几幅地下墙正在变形,判断继续开挖,将出现墙断坑塌的重大灾害性事故。于是,刘建航果断拉响了警报,向不解的施工工人大喊:“我现在就是现场指挥,大家不要再挖,赶快救险!”眼见坑下施工队伍依旧不听劝阻,62岁的老人索性下进了17米深的基坑,挡在挖掘机面前:“不准挖,要挖你们就先把我挖进去!”这震住了所有人。
要知道这里的基坑两侧不到5米的范围内埋了煤气、上水、通信电缆等重要管线,西侧还是交通繁重的沪闵要道,边上有徐家汇图书馆和徐家汇天主教堂,如果坍塌,图书馆甚至可能一起陷到坑道里。
施工停止,开始进行注浆修补。结果注浆三天三夜,才止住了险情,令人后怕不已。三天三夜,刘建航始终坚守在现场,直到险情排除。
甘为“上海地铁一兵”
在刘建航的领衔下,上海研究、设计了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单层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衬砌和结构防水关键技术,攻克了在江底高压沼气砂层克服喷发沼气流沙等世界难题,创造性地建立了时空效应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了软土深基坑设计与施工中,编写了《盾构法隧道》《地基工程手册》等著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隧道和地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和技术基础。
1995年,刘建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的荣誉。一位书法家送给刘建航一副对联,上书“赠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用涂改液把“父”字改成了“兵”,才把这幅“赠上海地铁之兵”,挂在了墙上。
2008年,刘建航院士捐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发起并设立“刘建航院士奖励专项基金”,专门用以开展对优秀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奖励和学术交流活动。
但时间却定格在了2016年7月31日,87岁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
作者: 刘燕庐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lijia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