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jpg

数理统计学家陈希孺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7-02-11

  陈希孺

  

  一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的精力,多大的能量呢?他写了130多篇论文,十余本专著、教科书以及科普读物,他荣获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是陈希孺,这些是他一生的成就、伟绩,代表了这位中科院院士拳拳的敬业意,爱国情。

  1934年2月11日,陈希孺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陈希孺的父亲接受过学校教育,家中有很多中国传统典籍。小时候不好动的他,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家中的藏书。1946年,陈希孺考入长沙城内的长郡中学,后来转入了湖南省第一中学学习。1952年秋天,陈希孺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后来因为全国院系调整,又转入了武汉大学数学系。

  陈希孺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 带领国内统计学界学者作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为我国培养数理统计学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希孺从事数理统计教学和研究四十余年,研究领域主要为线性模型、U统计量、参数估计与非参数密度、回归统计和判据等数理统计学若干分支,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对线性统计模型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当圆满地解决了一般损失函数下M估计的强、弱相合问题。他在非参数计量,特别是极重要的U统计量的研究中获得U统计量分布的非一致收敛速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被90年代国际上几本专著和美国统计科学大百科全书所引述。此外,在参数估计这个基本分支中,陈希孺解决了国际统计学界当时致力攻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定出了重要的正态分布两参数在一般损失下的序贯Minimax估计,否定了关于某种区间估计存在条件的一个公开猜测,并提出了正确解等,他还在非参数回归、密度估计与判别中做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在人才培养和统计队伍的建设方面,陈希孺也付出了很多心血。1983年5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为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18名博士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其中赵林城、白志东、苏淳三人是陈希孺一手培养的。他先后带出了15名统计学博士。他还带领、培养和联系了一批人投入科研工作。当年的那些莘莘学子,如今大多数已经硕果累累,成为学科带头人,一些人还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如今,陈希孺教授离开了,但是他的风范会继续激励后学者,他培养的学生和同行者,也将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本作品为“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技名家风采录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