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1.jpg

中国卫星大地测量学家魏子卿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7-04-18

  

  在伟大祖国百花丛中,无数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年复一年地奉献着,拼搏着。也许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为我们熟知,但他们却是真正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动力。他们立下的是“科技兴国”之志,他们胸怀的是“赤胆报国”的耿耿忠心。他们一步步从童年走向中年,从中年走向白鬓,身后留下一串清晰的奋斗足迹。总参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便是当代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

  1937年4月15日,魏子卿出生于河南省雎县,后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8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研究所副研究员,1984年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了两年的卫星大地测量,归国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子卿主张在我国首先开展卫星多普勒定位研究。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迅逐发展起来的一项导航和定位技术。而建立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1975年10月,珠江人海口的江面上,“滨海”504号勘测船停泊在波谷浪峰之间。舱内架设着一台从法国引进的卫星多普勒接收机。这是在中国大地上把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引入大地测量领域的第一次试验。

  

  魏子卿提出了GPS网布测方案。我国GPS大地网的测量工作1990年正式启动。魏子卿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始大规模的布网测量,至1992年布测完毕一级网部分。更大规模的二级网部分的外亚观测从1992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我国的大地网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魏子卿功不可没。

  此外,魏子卿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大量的GPS卫星定轨的研究和实践,包括研制GPS定轨软件,开展轨道测定试验。在我国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力学的研究”的推动下,我国地区性GPS定轨精度已达到l米,GPS跟踪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值得高兴的是,国家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已经启动,该项工程无疑将我国的GPS测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因而有了为我国测绘和地学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轨道产品的能力。

  魏子卿是测绘事业的尖兵,他作为主要研究者的“全国卫星多普勒网布测方案和平差计算”项目,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完成的“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研究”获1991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全国GPS一级网的研究与建立”项目,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新一代测绘工作者,魏子卿亲身经历了测绘面貌的巨大变化,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巨大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作品为“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技名家风采录 [责任编辑: 宋金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