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江:在科研过程当中,要么做第一,要么做最好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7-07-04 作者:周兴江 |
在科研过程当中的话,要么做第一,要么做最好,必须有创新精神,不然你做这个工作没有意义。——周兴江
人物百科:
周兴江,男,1966年生。 1988年清华大学学士,1990年清华大学硕士,1994年中科院物理所博士,1995-1997德国Stuttgart马普固体所洪堡学者。1997-2006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物理学者,兼美国Berkeley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的束线科学家。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和其它先进材料的研究,在尖端科学仪器自主研制、新材料探索以及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声子结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工作。利用我国的自主核心技术, 于2006年底主持研制了国际首台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性能国际领先。接着又主持研制了另外两套基于深紫外激光的性能国际领先的光电子能谱系统。
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三篇,Nature四篇,Nature Materials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两篇,PNAS一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多篇,论文被引用4000次以上。 多次在国内外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以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03年因“对高温超导体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深入研究”获得美国先进光源的 David A. Shirley“杰出科学成就”奖。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7年获得“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2008年获首届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2009年研究工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3年获得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责任编辑:王静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