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人机大战,获胜的是人类的智慧

北京晨报 2016-03-30

  作者:王渝生(原中国科技馆馆长)

  人机大战,20年前有过深蓝对战卡斯帕罗夫;10年前,中国也有过一次计算机和5位象棋高手的对弈,互有胜负,总体上计算机稍胜一筹。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大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过去在农业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尝试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现在在智力方面的尝试,则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以此提高脑力工作的效率。这一次比较特殊的是,计算机在本身的计算模式之外,还可以有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它输了一次,可能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王渝生(资料图)

  我的观点是,这一智能本身也是人赋予它的,所以不必恐慌和害怕,人类发明它、创造它、设计它的运算方式,赋予它学习的能力,同时人也会意识到安全性的问题,给它装上类似阀门的东西,控制它去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工智能的进步高兴,它不是洪水猛兽。人机大战,获胜的实际上是人类的智慧。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人工智能进步如何呢?可能很多人关心但不太了解。可以说中国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研究,在世界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以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而言,2010年天河一号向量运算速度是4700万亿次每秒,当时是世界第一。2011年日本超越了这个数字,2012年美国超越了日本。到2013年,天河二号从千万亿次提升到了万万亿次,截至2015年,经过了6次提升,现在的浮点运算速度超过了3万万亿次每秒,什么概念呢?它1小时的运算量,全国14亿人同时用计算器算,要算1000年。

  速度之外,人工智能如何呢?38年前,我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家吴文俊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他把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式加以编程,变成计算机程序。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数学机械化或者说机械化数学体系。2001年,吴文俊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和他同时获奖的是袁隆平,袁隆平大家都知道,但是知道吴文俊的很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遗憾。(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战钊]

责任编辑:果仁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北京晨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