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是一年春好处,过敏?东单九号院 2017-03-27 |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人们脱去厚重的冬装,迫不及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着明媚春光。
可是对于某些人,这生机盎然的春天却成了他们的“受难日”,每天流鼻涕、打喷嚏、鼻子痒、鼻子堵、眼睛红痒、耳朵痒、嗓子痒,个别人甚至会出现咳嗽、憋喘。他们怎么了?是感冒引发气管炎了吗?不是,他们是得了一种其实很常见但不为大家所熟悉的过敏病——春季花粉症。
每到春天,我们每个人都会吸入花粉。
花粉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毒、无害的,但是对于少数具有特殊遗传素质的人却可以引起过敏,引发上面提到的那些令人烦恼的症状。
这些症状与感冒还真有点儿像,那怎么知道我是感冒了还是对花粉过敏了呢?
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它除了能引起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堵以外,或多或少还会有头疼、嗓子疼及发烧等症状,一般不会引起鼻子痒、眼睛红痒、耳朵痒、嗓子痒,症状一般持续一周左右经治疗或自然缓解。
而花粉症流鼻涕、打喷嚏症状重,每天喷嚏能打几十个别甚至上百个,鼻涕像清水一样稀,多得能自己流个不停,鼻子痒、眼睛红痒、耳朵痒、嗓子痒症状明显,不会有头疼、嗓子疼及发烧等感冒症状,症状持续可持续三至四周甚至更长。
花粉症还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每年都会定时发作,哪天开始、哪天结束前后差不了几天;
二是症状甚至会受天气的影响,晴天重、阴天轻,下雨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奇迹般地消失,但是雨过天晴症状会再发甚至更重。
怀疑自己得了春季花粉症怎么办?
建议您到专门的变态反应科就诊。
变态反应科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通过做皮肤试验、抽血查花粉特异性IgE抗体帮您明确诊断,并且明确告诉您是哪种花粉过敏。
去医院就诊前应该把感冒药、抗组胺药(俗称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至少停3天以免影响皮肤试验,最好空腹,至少早餐不要吃油腻的东西,以免影响抽血检查。
确诊自己得了春季花粉症怎么办?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引起您过敏的花粉。
引起春季花粉症的花粉主要是树木花粉,在北京主要是柏、白腊、法国梧桐、臭椿、松、杨、柳、榆等树木花粉容易引起过敏。
建议您在春季尽量少去树木繁茂的公园、郊外,如果必须去建议您戴上专门的防花粉口罩或鼻腔内应用花粉阻隔剂(目前市面上有油膏剂量及干粉鼻喷剂两类,干粉鼻喷剂效果好、感觉更舒适)。
同时尽量呆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有条件的可在家里加装空气过滤机。采取了上述措施能通过降低花粉的吸入量从而有效减轻症状,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症状,有症状应该及时用药控制。
目前用于治疗春季花粉症的常用药物有:
口服抗组胺药:建议选用不嗜睡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以免影响学习工作。
鼻内喷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喷鼻剂:大家一提激素就有点谈虎色变,生怕会引起发胖、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严重副作用。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副作用主要是在口服或静脉较大剂量或较长时间全身用药时才会出现。鼻内喷用属局部用药,只作用于鼻粘膜,不会引起上述严重全身副作用。
PS: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喷鼻剂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应连续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喷鼻剂一般3天开始起效,1周药效达到高峰,间断用药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2. 应提前用:如果您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症状开始发作,最好提前3天到1周开始用药以有效控制症状。
减充血剂滴鼻:建议仅在鼻堵明显时用,每天用药不超过3次,连续用药不超过5至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色甘酸钠或抗组胺药滴眼剂:用于控制眼睛红痒症状。色甘酸钠起效慢,最好发作期前2至3周开始用药;抗组胺药滴眼剂起效快,可在有症状时用。如果效果不好,可考虑短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滴眼。由于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滴眼可引起白内障、眼压增高,应尽量少用。如果出现了咳嗽、喘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将根据您症状的炎症程度用药止喘。
如果您每年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可以考虑长期(3至5年)接受免疫治疗(即常说的脱敏治疗),争取不再年年发作。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上一篇:是嘴巴在吃出味道吗?
下一篇:吃冷饮导致宫寒,宫寒导致不孕?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