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或引发次生灾害 多种灾害有因果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7-08-09 |
据新华社消息,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9日凌晨,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35人受伤。央广网报道称,此次
地震源在山区,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那么什么是原生灾害,什么是次生灾害,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呢?
因果型灾害链
原生灾害是最早发生,且对随后产生的其他灾害起到诱发作用的自然灾害;而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发生后引发的一连串自然灾害。这种一连串的具有因果联系的灾害,我们就把它称为灾害链。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除了具有强大的破坏性之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地质灾害或次生灾害。这种多灾害叠加形成的灾害链会大大加重地震灾害产生的危险。在这种灾害链中,地震就属于原生灾害,而由地震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就属于次生灾害。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震区地形陡峭,地震使得山地地区石质、土质变得更为松软。也因此引发出了崩塌和滑坡,形成了巨大的灾难。
日常所遇到的众多自然灾害大多以灾害链形式出现。比如台风等气象灾害会引发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地震灾害会导致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源型灾害链
除了上述的因果型灾害链之外,还存在着多种灾害链,如同源性灾害链、重现性灾害链、互斥性灾害链以及偶排型灾害链。
所谓同源型灾害链是指多种自然灾害由同一种因素引起或触发。例如,当太阳活动高峰年时,由于磁暴或者其他气象因素,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人死亡,地震灾害增多以及气候波动等。这三种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太阳活动这“同一源头”有关。
除此之外,重现型灾害链则是指同一种自然灾害二次或多次重新出现的情况。如地震之后发生的余震等;互斥性灾害链则是指当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另一种自然灾害反而相应减弱的情况;偶排型灾害链则是指某些灾害偶然地在相近的时间段内、相近的地区内发生的现象。
正是由于灾害链往往是灾害出现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要系统的从灾害链的角度看待自然灾害。(杨正)
本文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师王海波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xujinghui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