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易致癌?错,体质没有酸碱之分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7-08-24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开始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人的体质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酸性体质”的人更容易患癌症等可怕的疾病,因此需要多吃碱性食物。这个说法听起来煞有介事,但它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人体pH值通常为弱碱性,“酸性体质”一说没有科学依据

  许多人认为“酸性体质”指的是人体酸度高,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介绍,人体酸碱度(后文以pH值表示)主要以人体血液的酸碱度为判断依据。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pH值为7.4左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酸碱失衡的情况不容易发生。如果人体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以在几分钟之内把pH值调节回正常值;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调节PH值,所以通常情况下,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酸性体质”是不存在的。

  还有些人认为“酸性体质”不是指pH<7,而是指中医里类似“阴阳不调”的身体状态,但这类理论并没有大规模人体数据来支持,也没有客观标准来检测。

  人体酸度高不是癌症的致病因素,而是“酸中毒”的结果

  有谣言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还会导致癌症发生。对此,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何红涛在接受《河北日报》采访时解释,大多数人是酸碱平衡的,只有极少数人由于患有严重腹泻、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或服用了某些药物导致身体酸度升高,机体代谢受到严重影响,代谢终产物排泄障碍,从而出现了身体酸碱度失衡的现象。所以,人体酸度高不是癌症等慢性病的致病因素,而是患有某种疾病导致“酸中毒”的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主任高淑清介绍,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个:一是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二是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三是病毒,四是遗传因素,五是免疫功能缺损。另外,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但癌症的发生和人体酸碱度没有任何关系。

  食物不会改变人体酸碱度,但适当多吃碱性食物确实有好处

  山东省肿瘤医院高级健康管理师赵风岭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指出,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食物不会改变人体的酸碱度,但适当多吃碱性食物,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碱性食物是指钙、镁、钾、钠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酸性食物是指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猪肉、牛肉、各种畜禽类、各种蛋及蛋制品、大米、面粉、甜食类等。如果肉类食物摄入过多,人体会需要更多酸性的胃液参与消化,从而增加胃肠负担,而消化后,肉类食物中含量较高的脂肪也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碱性食物一般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带走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宿便中有毒物质的再次吸收,所以适当多吃碱性食物可以带来积极作用。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饮食多样化才是对身体最有利的。(实习生黄铭媛)

  本文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教授于益芝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