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潮科技,不妨先褪去“科技燥热”

科技日报 2017-11-06

  今年以来,“无人超市”已接连在多个城市落地,有望成为“共享系列”后又一备受关注的风口。

  对于无人超市,很多媒体给予了肯定,称之为又一创新。看上去,无人超市确实提供了便利。没有了收银员能节省人力成本,“刷脸支付”等手段也省去了排队付款的时间。但就其本质而言,它并未改变超市原有的商业模式,更像是个大型自动贩卖机,只是把结账换成“扫脸”“扫码”。

  很多人之所以愿意把“创新”的标签贴在“无人超市”上,主要因为它加持了诸多高科技。但如此就把它们和创新画上等号,显然混淆了创新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

  从线上到线下,从店铺到电脑,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日常购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无论方式如何翻新,消费者对购物的要求并未发生太大变化。“物美价廉”“方便便捷”依旧是消费者的心声,它们才是创新的落点,而不是仅升级手段,让超市看上去很酷。

  创新最终是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这才是根本。当初,电子商务之所以大受欢迎,正是因为它省去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商品价格也随之降低,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网上下单、线下送货的购物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但如今的“无人超市”呢?它省去的人工成本是否让利于消费者了呢?据报道,在北京某无人超市内,记者随机抽选了10款商品,通过将其价格与大卖场和社区型超市比较,除了个别大超市无货外,在“价廉”方面10件商品无一胜出。

  价格一项“无人超市”并不占优,购物方式是否高效呢?有报道指出,无人超市存在恶意逃单、结账失误、不支持退换货等诸多“隐患”。比起排队,轻轻一扫确实方便很多,但正如许多新技术产品一样,它还有着漫长的修正期。

  在商业领域,技术只是一种创新手段而不是目的。混淆这一逻辑,就会落入为了技术而技术的怪圈。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容易被眼前的“新鲜”所迷惑。今年兴起了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舱等诸多共享系列产品。它们看上去“新鲜”,但是否真的提供了便利呢?

  反观共享家族鼻祖——共享单车,技术创新并不是它的招牌,其吸引力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切实提高了出行的效率。它胜在单车的数量众多、广泛分布及取还便利,技术仅仅是其中一环。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黑科技”让我们看到改变。但改变不难,难的是变好。而变好才是目的。过分看重技术对创新的贡献,就会偏离创新的初衷——创新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带来幸福感,而不是为了穿上一身“科技”的外衣。

  漫长历史中,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应因此落入“科技万能”的套路中。在潮科技充斥眼球、AI“满天飞”的时代,我们不妨先褪去心中的“科技燥热”,静静思量,这是我们需要的创新吗?(许 茜)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