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是怎么臭起来的?

蝌蚪五线谱 2017-11-07

臭豆腐是怎么臭起来的?的头图

  臭豆腐是中国传统民间小吃,相传清朝康熙八年,进京赶考的书生王致和名落孙山,为在京城为谋生路,自己制作了一些豆腐,沿街叫卖。但因天气炎热,一些没来得及卖出去的豆腐容易坏掉,王致和就把这些豆腐切块放在缸里用盐腌以储存。后来,王致和决定重拾书卷再考一次,就把缸里还存着豆腐这件事给忘了,当他二次科考结束后再打开这个缸的时候,豆腐早已变得臭不可闻,可吃上去,这些豆腐又有一股别样的香气,有商业头脑的王致和就决定试着兜售这些变臭的豆腐,没想到大受欢迎,从此,臭豆腐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臭豆腐虽有这么值得夸耀的历史,但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它根本就是难以下咽的黑暗料理,更有新闻说某些不良商家为了制作臭豆腐,专门用厕所里的粪水。那么臭豆腐究竟是怎么变臭的呢?

  从食品分类的角度看,臭豆腐属于豆腐乳一族,常见的酱豆腐(红方,红腐乳)就是它的兄弟,这些豆腐乳的制作方法因各地气候、风俗、人们的口味爱好不同而不同。大体上来说,豆腐乳的制作方法分微生物培养型与腌渍型两大类,其中,用微生物培养的豆腐乳又可分为真菌型豆腐乳和细菌型豆腐乳。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因此分为两种:腌渍型工艺和微生物发酵型制作工艺。

  腌渍型工艺的臭豆腐以长沙臭豆腐为代表。制作这种臭豆腐时,首先要用溶解的青矾水浸泡豆腐坯,青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起上色和产生臭豆腐特殊气味的作用。浸泡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会把配置好的臭卤倒进去,用卤水再浸泡一段时间,当这些豆腐坯成形入味之后,就把豆腐坯捞出来,沥干,油炸,再刷上一层调味料就可以吃了。在以前,人们还有一种用腌制雪里红的咸菜臭水来浸泡豆腐坯的制作方法,但是这种制作方法大约需要15~30天,对于继续销售臭豆腐的商家而言,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很少被采用了。

  而微生物发酵型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就麻烦多了,这种臭豆腐是从大豆开始准备的。首先人们对大豆进行筛选、浸泡、冲洗、研磨、除渣,将大豆制成豆浆,再制成豆腐脑,然后压榨成形、切块,到了这一步时,不同的商家就会在豆腐块上接种自己家独有的细菌或真菌,然后任其生长,当豆腐块被这些微生物“滋润”得差不多,已经长满毛的时候,商家再把这些毛搓掉,进一步腌制,过段时间再浇上自己制作的卤水后就可以装坛了,装好坛的臭豆腐一般不会立刻出售,而是让它在坛内继续发酵一段时间,最终获得成品臭豆腐。用这种工艺制出来的臭豆腐质地软,更好吃,但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

  虽然不同的人对臭豆腐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臭豆腐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物。首先,大豆的营养价值就不必说了,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对身体很好;其次,臭豆腐是对大豆的再加工,发酵后的大豆内的一些蛋白质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更小的氨基酸,有利于人体吸收;第三,微生物在生长时还会产生一些维生素等物质,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必需品。

  不过即便如此,臭豆腐的食用风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对于腌渍型工艺的臭豆腐,在腌渍的时候会用到青矾,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省钱往往会用工业青矾代替食用青矾,这些工业青矾在生产时会混有很多重金属,食用后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肺积水、休克等中毒症状。更有甚者还用国家不允许添加的硫化钠代替青矾进行染色、入味,这都严重威胁到了消费者的健康。而发酵型臭豆腐虽然不用青矾,但在接种微生物发酵的时候,如果消毒措施、密封措施做得不好,就容易引入有毒细菌,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它们在被人体食用后同样会引起疾病。即使生产没问题了,销售又可能是个隐患,很多油炸臭豆腐都喜欢开在学校、小区门口,紧临马路,一方面,空气中的脏东西会污染到食物,另一方面,长时间不换的油有可能在氧化之后变为致癌物质。

  反正切记病从口入,别让好吃又有营养的臭豆腐真的变成臭东西。

  (作者:单少杰)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