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多少留守儿童?多角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7-12-18 |
随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在过去的30年经历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外来劳动力为迁入地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多数的外来人口不能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教育等社会资源,加之收入有限、生活成本高,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选择把子女留在家乡。从而造成劳动力迁出大省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照顾与监护,留守儿童在日常学习、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社会行为、认知能力等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存在较大差距。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所造成的负向影响,即使到成年之后,也不会完全消除。
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上相比于其他青少年更差的表现,增加了留守儿童或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犯罪的倾向。多项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性质多为突发性暴力犯罪;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类型多为财产类犯罪;留守儿童更愿意与年龄相仿、状况相似、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因此犯罪多为团伙性犯罪。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徐云和何红梅在发表于《社会工作》的文章“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中指出,要从多角度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从社区角度来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严厉打击不良人士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或进行错误模仿。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说,父母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留守儿童缺少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如果家庭经济允许,父母应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假如不能,父母也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重点关注孩子的精神状况和心理需求;另外,父母可以尽量在暑假期间将孩子接到身边,在下班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
再次,积极发挥学校的功能。学校方面应努力创建健康的校园,加强违法犯罪相关知识教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师培训中增加相关内容,使教师能及时对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给予积极的引导。
最后,从留守儿童自身来说,留守儿童往往自我评价低、缺乏理想和兴趣、自暴自弃。这就要求社会相关工作者尽量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自我形象,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建构他们的生活:耐心倾听留守儿童的声音,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正视自己的实际生活状态;让留守儿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金鸽)
本文由中国知网国际出版与发行公司供稿。
本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杨雁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