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元旦”一词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

新华网 2017-12-29 作者:周润健 蔡玉高

  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初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有关专家介绍说,”元旦“一词至今在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规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

  在中国汉语中,”元旦“是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天亮或早晨。殷商时代的青铜器皿上,就已有”旦“的象形字。”旦“的上面是个”日“,表示一轮圆圆的太阳;下面是个”一“,表示地平线。”日“与”一“合在一起,即太阳跃出地平线,冉冉东升。古人创造”元旦“一词,含义很美,奇巧精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决定采用公历,把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但当时还不叫”元旦“.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据了解,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