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 2017-03-08 |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而这里的悠久文化底蕴也为未来孕育无限创新可能。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中国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并在那里停留一个月做实验,令人印象深刻。这证明中国空间计划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说。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带来百分之百安全的通信。我对此很感兴趣,也会继续追踪其发展。”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看来,中国航天员能实现太空停留33天,属于全人类的骄傲。“宇宙的确是少数国家才有能力到达的领域,这样的探索只会带来好处。”
加州理工学院电子科技职员汤米·凯斯维克说:“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进入太空,对人类的帮助将会越来越大。中国挺酷的!”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倒退几十年,没有人会预料到中国的大学会对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但最近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安德鲁·登普斯特说。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的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已经在亚洲地区部署使用了一段时间,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其他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在经历了一段缓慢的发展历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再度振兴。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对中国同行的印象如何?屠呦呦、潘建伟、常进、陈竺……记者从他们口中,听到了一个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和故事。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接受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其中的艰辛外人很难想象。中国有句话,“板凳须坐十年冷”说得应该就是这样的坚持。
“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迅速和专注让我非常感动。”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分子生物学家Knut Woltjen,对中国科研人员所展示出的工作态度表示认可。他说,他所遇到的中国研究员都非常的努力,可以为了目标专注工作,很令人尊敬。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在世界科技发展格局中,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凭借其强大的科学家队伍、优秀的教育体系、在科技上追赶其它强国的决心以及对历史的尊重,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他已经看到了中国人和中国出身的研究人员做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知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达尼埃尔·科昂说。(参与采写:陈诺 张漫子 呼涛 张雪飞 韩茜 朱宏业 黄超 马峥 华义)
作者: 蔡玉高 蒋芳 陈刚
责任编辑:xujinghui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