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未来将朝向智能化与人性化方向发展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7-12-27

  近日,2017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北京会场展出了多项创意十足的创新项目。其中,展示我国公路行业先进水平的各类桥梁模型也亮相双创活动周。针对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情况,新华网专访了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

  新华网:近些年,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刘文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创新阶段。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公路、桥梁开始大规模建设,公路里程迅速增加。1990年到200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长大桥梁、隧道工程建设以及智能交通发展,我国公路行业进入了创新阶段,在许多公路工程技术领域都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网:我国未来的桥梁工程师需要具备何种素质?

  刘文杰:我国近年来承接了较多的世界级桥梁工程,这对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公路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较好。我们曾粗略统计,全国大概有两百多所大学开设了土木交通类的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大概有四五十万人,这为公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另外,为了吸纳交通和桥梁方面的人才,今年中国公路学会成立了交通院校工作委员会,助推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公路和桥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加多元化,桥梁工程师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本身的建造问题,还需考虑环保、安全等相关问题。

  新华网:我国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刘文杰:智能出行目前是交通领域中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包括综合交通枢纽、快速通道工程、无人驾驶系统建设等。在公路和桥梁的建设方面,中国公路学会研究的重心和公路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实现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联化。为此,中国科协发起成立了未来交通研究所,由中国公路学会牵头联系相关学会和组织,面向未来的交通发展战略与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颠覆性的、更有想象力的技术和模式应用在未来出行方面。另外,在解决完“通”的问题之后,我们还要考虑公路如何跟自然、环境、甚至跟文化、历史、休闲结合,以达到更加人性化的目的。中国公路学会成立了旅游交通委员会,提倡“快进慢行——快速到达,慢慢体验”的交通理念也反映了这一点。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未来将朝向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