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哥白尼的日心说

科普中国 2016-04-19

   

  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并记载于公元前2世纪托勒密所著的《天文学大成》。

  “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天层的运动。人类居住的地球,则静静地屹立在宇宙中心。

  事实上,“日心说”理论的雏形也在这一时间同时诞生,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是人类史上有记载的首位提倡日心说的天文学者,他将太阳而不是地球放置在整个已知宇宙的中心,他的观点并未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并被掩盖在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才华光芒之下。

  公元13-16世纪,“地心说”成为天主教会主导。

   

  由于与天主教中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人类所在为上帝所创世界中心的观点较为吻合,因此“地心说”一直为天主教会所采纳,同时被视为正统理论,这也为16世纪日心说的普及带来了一定阻碍。

责任编辑:ttyy88121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