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png

全家总动员成就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科普中国 2016-05-19

  《本草纲目》乃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本草纲目》的编写所参考书籍甚多。据有人统计他所引据的典籍758种,精读的“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近800多种,时珍先后读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东垣试效方》等古代医书277家;本草学名著84家,引据《说文解字》(许慎),《字说》(王安石),《名苑》(司马光)等古今经史440家;转引《易经注疏》等共151家。正如《本草纲目》自序中所载:“渔猎群书,搜罗百氏”。

  李时珍为明确药物产地、形态等,他不畏艰苦亲自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物标本。从公元1552年开始编写,时年35岁,并动员全家人,包括四个儿子,四个孙子,以及他的学生弟子,都参与编写与校订。经过27年的努力,于1578年完成这一部190多万字的巨著初稿,后又经过十年做了三次修改和重编,前后总计40多年。

   

  《本草纲目》书成后不久,于1590年由金陵胡承龙刻印,由王世贞作序,在1596年正式出版而刊行。这是本书的最早刻本。现在上海图书馆藏有此书,其后此书屡行再版。如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由夏良心、张鼎思重刻。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钱塘的吴毓昌重新复印。《本草纲目》至今在国内有30多种刻本。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