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jpg

2000年8月16日 国内首例罕见联体婴儿在渝分离成功

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 2016-08-16


  2000年8月16日,一对罕见的胸腹联体婴儿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分离成功,经检索,当时这一分离手术属世界第三例、国内首例。

  联体儿是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发病率为五万至八万分之一,其中胸腹联体儿仅占29%。胸腹联体儿由于多种脏器相联,国际上通常采用牺牲一个保全另一个的手术方法,但死亡率在99%以上。最早记载的联胎是1100年英国出生的一对少女,她们从臀到肩部合一,共用直肠、阴道和一双上肢、下肢,活了34年。

  最出名的男性联胎(脐部联胎)是1911年出生在泰国的班克尔和安格张。他们顺利长大成人,作为美国一家魔术团的顶梁柱,后又各自结婚。班克尔的妻子生了9个孩子,安格张的妻子生了10个,二人死亡年龄均为63岁。第一次联胎分离成功使双胎儿存活的记录见于1689年。此后,许多联体儿都实施分体手术。但由于手术相当复杂,时间极长,风险极大,所以成功率很低。

  2000年5月12日,四川南充市农民文雪清生下一对胸腹联体男婴。6月底,文雪清抱孩子来到新桥医院。该院院长赵先柱、政委苏宝成高度重视,立即调集17个科室专家组成诊治小组,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诊断。这对男婴胸腹连接周长达38厘米,而且心脏相连,肝共用,体重仅7.5公斤,体质虚弱,分离风险很大。

  为了确保分离成功,医生们先在小儿科对联体儿进行术前治疗和精心喂养,待其体重增至9.5公斤后,医生们通过8次讨论会制定出6套预案,于8月16日早8时开始分离手术。

  打开胸腹腔后,情况比预计的复杂,两个相连的心脏均有先心病,并且严重异位,共用肝厚度达8厘米,胃肠道、胆道系统交错不清。专家们首先以娴熟的技术分离并修复了心脏,紧接着以独创的“局部阻断无血离肝法”将肝脏安全分离,最后,专家们以新颖的小儿整形外科手术,分别缝合了两个婴儿缺损达直径18厘米、横径12厘米的胸腹腔。手术进行了整整8小时,获得成功。

  其实,据清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清代就有人做过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乾隆初年,在歙县槐塘村,有位姓程的人家生了两个男孩,脊背互相连在一起,哭的声音特别响,弄得一家人一筹莫展,只好求助县城的一位名中医。

  这名医生经过诊断,认为可以做分离手术。孩子的父母虽然担心,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好听命了。这中医仔细观察连体婴儿的连接情况,慎重考虑半天,心中有了一个治疗方案:他拿来一根琴弦,装在弓上,做成了手术器具,竟然把两个孩子给锯开了。然后在其背上敷了些药,过了几天就长好了。后来这兄弟俩还都活到了九十多岁。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记载连体婴儿分离手术。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