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日 “哥伦比亚”号创太空飞行纪录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 2016-11-01 |
1993年11月1日,载有7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飞行14天13分钟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着陆,打破了该航天飞机去年创下的13天19小时30分钟的太空飞行纪录。
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哥伦比亚”号终于建造成功,它是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为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18世纪帆船哥伦比亚号而命名。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飞机。
1993年10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任务代号STS—58。这次飞行是第二次“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飞行,代号SLS-2(第一次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1991年6月5日一14日的STS-40飞行中完成)。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质量为21840磅(9906千克)的欧空局“空间实验室”的23英尺×16英尺(7.04米×4.9米)加压舱内进行19项科学实验,包括8项生命科学实验和11项延长飞行期限的航天医学辅助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人体对微重力环境的反应及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的人体机能。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微重力隔离环境下的人体系统,更好地了解这些系统如何工作,以及人体系统在长时间空间飞行过程中完成其功能的能力。
自10月18日从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以来,“哥伦比亚”号绕地球飞行了225周、行程约930万公里,顺利完成了航天飞机升空12年来第2次完全以医学科学实验为目的的太空飞行。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宇航员们发现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飞行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为研究克服这些问题并为未来持续时间更长的飞行和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使用作准备,此次航天飞机上一名生物化学家、一名兽医和两名内科医生,除进行了以自身为对象的14项预定实验之外,还在48只出生2至3个月的小白鼠身上做了实验。
“哥伦比亚”号自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共进行了28次飞行。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代号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太空人全数罹难。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张端颖]
责任编辑:lijia
上一篇:亚洲最大地下再生水厂通水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