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994年11月10日 我国首台无缆水下机器人问世

科普中国 2016-11-10

  1994年11月10日,我国第一台无缆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当时,专家认为这台名叫“探索者”号的机器人整机功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90年代同类水下机器人先进水平。

  据悉,“探索者”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2所、中科院声学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大等单位历时四年研制成功的。

  据专家介绍,水下机器人可分为载人水下机器人(HOV)和无人水下机器人。其中,无人水下机器人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缆水下机器人,习惯称为遥控潜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简称ROV);另一类是无缆水下机器人,习惯称为自主式水下潜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

  “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部署的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之一,水下潜深1000米,活动范围可达12海里,可在四级海况下正常回收,能在指定海域搜索目标并记录数据和声纳图像,可对失事目标进行观察、拍照和录像,并能自动回避障碍,具有水声通讯能力,可将需要的数据和图像传至水面监控台上显示。

  “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在水面共设有三台计算机,即主控计算机、定位计算机及图像恢复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提供载体系统遥控操作界面、自治航线的编程界面以及载体系统状态的监视界面,实现了人机交互,同时得到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计算出母船的位置,这样可在海图中描绘载体在地理坐标系内的航迹。图像恢复计算机处理主控计算机送来的压缩电视信号并将其恢复。

  回顾历史,我国水下机器人研制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我国首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1986年研制成功。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为代表的大洋勘探“龙家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张端颖]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