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1.gif

2009年11月2日 俄罗斯“轰鸣”火箭发射两颗欧洲科研卫星

科普中国- 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1-02

  

  2009年11月2日,俄罗斯“轰鸣”运载火箭携带两颗欧洲科研卫星——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以及普罗巴2号小型卫星,从俄罗斯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顺利升空。火箭将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分别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轰鸣”运载火箭长28米,直径2.5米,起飞重量为107吨,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在原有洲际导弹的基础上,加装了“微风-KM”推进器,并且使用了大尺寸整流罩,能将2吨以下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同时,还添加了先进的数字化箭载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和航天器的发送精度。

  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是第一颗用于测定全球范围内土壤和海洋参数的卫星,重658千克,在轨寿命3年。卫星上装备了一台先进的综合孔径微波成像辐射计。发射升空后,它至少每3天就会绘制出一幅地球土壤湿度图,每30天绘出一幅海水含盐量图。专家将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的变化过程及对地球天气的影响,了解地球冰层的情况,从而促进对大气、海洋、陆地之间水汽循环的研究,提高气候变化及极端自然现象预测的准确性。

  普罗巴2号小型卫星重130千克,在轨寿命2年,主要功能是观测地表的各种形态、验证多项新型航天器技术并执行太阳和宇宙环境观测任务。在轨期间,卫星验证了新型锂电池,先进数据和电源管理系统、碳纤维和铝合金混合结构面、新型反作用轮、星跟踪器和GPS接收机、数字太阳敏感器等17项新技术,还开展了两项太阳观测实验和两项空间气象实验。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