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05803_15125555378391n.jpg

1957年12月7日 运-5首飞成功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07

  1957年12月7日,运-5成功首飞。

  运-5飞机基本型是在苏联安-2运输机的基础上,仿制和发展的小型多用途飞机。飞机整体机长12.69米,机高5.35米,上翼展18.18米,下翼展14.24米,总重量5250千克,最大载重15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56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800千米,还配有1台功率为735.5千瓦的活塞-5发动机。

  这一小型多用途飞机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和经济性、安定性好、使用维护简单和飞行安全等特点,可以在平坦的场地或是草地上起飞降落,可以在短途机场进行起降,适用于运输、跳伞训练、空中救援、农业、护林、航测、磁探等多种作业;另外,这一飞机可以进行5米高度的高低空飞行,也可在昼夜间简单气象和昼间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甚至当发动机出现空中停车的状况时,也能够安全地滑翔着陆。

  在此次01号机首飞成功之后,1958年3月,运-5飞机正式定型投产,并命名为“丰收二号”,绰号“老黄牛”,数年之后,更名为“运输五”,成为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运输机。

  作为一种活塞式单发动机双翼轻型多用途运输机,虽然运-5飞机的重量大、效率低,但是价格便宜,使用的柴油而不是航空煤油,使用成本低,便于加油。因此,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

  正式投产之后,运-5在南昌共生产了728架飞机,后又在石家庄飞机公司生产了215架,自1985年起,运-5基本型停止生产。1989年改型为运-5B飞机,并取得了补充型号合格证。在随后批量生产过程中,还相继研制生产了客机、农用机、领航轰炸教练机、跳伞机、空中摄影机等多种型号的改型机,以满足使用部门的相关需求。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