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pg

国家标准将出台 英语考试该何去何从

中国科学报 2016-12-01

  编者按

  提到英语考试,人们脑子里会冒出一堆考试,比如,四级、六级、剑桥、雅思、托福、口译等比较热门的英语考试。由于各种英语教学大纲缺乏连贯性,各类考试也缺乏统一标准,这么多品目繁多的英语考试,总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然而,这种感觉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近日,在第二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表示,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与之配套的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将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英语测评体系。

  新制定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划分为九个等级。其中,一、二级大致对应小学水平,三级对应初中,四级对应高中,五、六级对应大学,七级对应英语专业,八、九级对应高端外语人才。每个等级在听说读写、翻译、知识策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此外,该等级考试标准还可一考多用,减少了重复考试,能满足教学评价、升学、就业等多种需求。

  据悉,等级量表预计2017年正式对外公布。也就是说,目前高校使用的教育部主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历史。那么,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标准,教育专家们又有怎样的看法与期待呢?

  ■本报实习生 田思敏 记者 温才妃

  1.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文秋芳:四、六级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对它的使用,而不是考试本身。像四、六级这样的学业考试本来是为了检查教学是否符合要求,但如今却用于招工、升学、授予学位上,对学生的前途、教师的地位起了决定作用,赋予了它太多社会功能之后,全社会反倒对它有争议。因为任何一门考试都有弊端,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如果是作为一门教学考试则没有人会过多地争议它的科学性。

  刘海峰: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英语四、六级本身,而是很多大学把它作为毕业获得本科文凭的必要条件。这使得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英语四、六级的备考上,正常的英语教学则被抛在一旁。有不少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多番努力也通不过四级,拿不到学位证就产生了很多的不良现象,如作弊、替考、勾结监考等。甚至有些学校为保整体成绩优良而不让“差生”报考,“优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则频频“刷分”。因此,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过于刚性的要求。

  张翠萍: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大学教育,还导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由于考试沿用了标准化考试方法,形式和内容与现实脱节,就会导致学生可能四、六级成绩很好,但仍然不会应用的情形。另外,如果形式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不是出自兴趣,且以后工作也用不上,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是否必要?

  王凯:四、六级和学位证挂钩,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以应试为主,并不是为了使用语言,而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努力学习,成绩通过了就可以拿到证,可以拿到学位,因此问题在于对学生学习英语目的的引导。建立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之后可能英语就会和学位脱钩,有利于他们专心提升自己水平。

  2.英语等级考试与之前的“四、六级”考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这种不同是否能够解决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

  文秋芳: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与四、六级相比,好处之一在于标准统一,英语专业有八级考试,大学英语有六级考试,教育部还有各种不同的英语考试,现在有了统一的标准,至少不会让人眼花缭乱;好处之二在于与现有的教学考试剥离,这样教师便不会为了追求考试的通过率,把教学变成考试驱动型的行为;好处之三在于可以改变人们对教学考试的不当使用,制定一个清晰的标准,每一个标准对应了怎样的用处,对改善四、六级的夸大使用是非常好的。

  刘海峰:最大的不同点是解决了我国各阶段教学目标不连贯的问题,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划分成一至九级,实现了英语教学“一条龙”。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这次改革无非就是从“四、六级”考试,变成“五、六级”考试。但我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五、六级对应大学,并不意味着就等同于大学。以前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在变成国家英语等级考试,由大学到国家就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也就是由针对大学生到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刚性需求的程度降低了。

  张翠萍:除对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描述外,等级量表构建了“语用能力”量表,该量表还包括笔译、口译能力量表,这在国外的语言能力量表中都鲜见。它还试图解决我国各项英语考试标准各异,教学与测试目标分离,各阶段教学目标不连贯等问题,从而实现一考多用,减少重复考试,满足教学评价、升学、就业等多种需求。另外,考试对象,四、六级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社会考生不能报考。而等级考试针对所有需要的人,还有望替代四、六级。

  可以说,期望等级考试能解决四、六级存在的问题,但最后能否解决,现在还不好说。

  王凯:以前的考试可能将英语主要的学习对象针对大学生,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和国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那么国家制定一到九级的英语等级考试,从小学到大学,也是对应全民整体水平的提高。

  3.您认为英语能力的考查,最重要的考查标准应该是什么?

  文秋芳:最重要的考查标准是英语应用。然而,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存在大规模阅卷的局限性。我们希望多考查学生写作、翻译,但这部分考题的占比过大,又会加大改卷难度,因此,出考题的人会增加一部分客观题,由机器来改分。由于客观题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使用英语的水平,所以即便是我们出了最好的考卷,也难以全面地把英语水平考查出来。

  刘海峰:最重要的考查标准是能够应用。我们通常讲的听说读写,最后要达到能听得懂老师讲课、能用英语和人交流、能看得懂英语杂志、能写得出英语论文的程度。现在的英语能力考查主要集中在读和写上,就成了“哑巴英语”。学生考试能通过,不意味着其实际应用能力强。

  张翠萍:英语能力考查的直接作用是选拔人才,但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教育服务,所以,制定考查标准,最重要的是先考虑英语教育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目标。本人认为,一是应该考查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二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三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凯:也是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标准,如果学生想要看懂国外论文的话,读写能力就很重要;想要实际与人交流的话,听说能力就重要。在我看来,学语言最终的目的还是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口语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学生考试可能考的很好,但是说就说不出来。

  4.大一统的国家英语能力考试,设计难度在哪儿?它在设计之时,该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英语考查,以实现不再重复考试的目的?

  文秋芳:第一,可比性,即考分的一致性。今年的考试和明年的考试能不能等值,难度是不是相当,这一点对出考题的人要求很高。第二,科学性与反哺效应的平衡问题。既要考虑考题评分的科学性,又要考虑考题对考试的反哺效应,这样考试就无法出太多的客观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如何确定,对出考题人要求也很高。第三,时效性。考试不是一劳永逸,英语知识容易淡忘,当年的成绩可能只能保持两年有效,不能永远用下去。

  刘海峰:国外也有一些外语标准,像托福、雅思,雅思就要6.5分以上才算通过,它有等级和点数的区别。考试无非是一种测量手段,最关键的是如何划分英语能力等级?级与级之间应该怎么区分?应该制定多少分才算是合格?这就需要精准的测量。

  张翠萍:难在用一把尺子满足所有的需求。大一统的英语能力测试应该避免英语教育同质化的倾向,还应该考虑如何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教学模式、教材和考试等,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英语考试的关系,如:教育部的全国等级英语考试PETS、人事部的职称英语考试、翻译资格考试等。想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英语考查,应该考查最基本核心的东西,如: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标准也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王凯: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要怎么确立好一级到九级之间的分层标准,是否能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不一定就是小学生层次。如果划分的话,它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就是地区差异,一线发达城市和西部比较偏远城市在师资、教育资源、学生生源上肯定是不一样的,英语水平也就会有较大差异。标准怎么去兼顾不同地区的人民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5.当前,国际上已经有了很多成形的外语标准。这样一套国家标准该如何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

  文秋芳:制定国家标准的人员并不是闭着眼睛来制定标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托福、雅思等国际标准,但标准的出台一定要结合本土化的国情、世情、人情。中国学生把英语当外语来学,而非第二外语,因此有一些不一样之处。

  欧共体内部的英语考试,旨在使得流动人员到欧共体内各国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其标准的要点在于交际层面;我国学生是从学外语的角度来学习英语,从学外语的要求来看,对翻译的要求更为侧重。所以,中国的外语考试有口译和笔译,在欧共体内部并不侧重于翻译。

  刘海峰:这个标准是由教育部组织国内外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制定的,有很多国外的专家,自然会借鉴、对接国外成熟的英语评价体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英语是广泛应用的。在设定这个标准之后,如果推行顺利,经过今后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个量表也可能会和雅思、托福这类国际通用的英语评价体系产生换算标准,比如国家英语考试五、六级相当于雅思的几点几分,这是一个慢慢实践的过程。

  张翠萍:国际上比较成形的外语标准,如《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美国、英国都有各种各样社会化英语考试,即便内容不同,这些考试分数之间也能互相转换等。为了与国际标准对接,除了考核的理念、理论基础比照外,中国的等级考试量表应该在英语技能的描述、量化指标的设定,以及不同级别能力匹配等方面,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当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大胆创新改革,如等级考试加上了翻译栏目,这在国际标准当中是没有的;另外,还可以在写作方面,学习借鉴中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的转变思路。

  王凯: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叫“欧框”,全称是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该标准分六个级别,将语言水平分为3个等级:A-基础水平、B-独立运用、C-熟练运用。每个等级又分为两个级别:A1、A2,B1、B2,C1和C2。我们即将推出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跟这个比较类似,将来可以考虑对接。比如,欧框里的A1入门级就对应量表里的一、二级,相当于小学水平;B1进阶级就相当于初中,B2级相当于大学。

  6.近些年,国内的英语考试经过了数次改革,其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次改革之后是不是就能一步到位?

  文秋芳:很难用一个考试满足各种需求,但首先要有一个统一考试,这项考试不可能一个级别出四种卷子,否则对它的要求过高。其次,学生通过统一考试,并不意味着达到了单位的应聘要求,单位还须用额外的考试,考查不同的能力需求。大一统的考试相当于是门槛、参照体系,细部考查仍须进一步小规模的考试。

  刘海峰:最终要增强我国主要教育阶段英语考试的科学性、体系性,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学生是哪个等级的。像钢琴的一到十级,分类很清晰,大家一目了然,也很认同。另外,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去考七、八、九级。我认为这次改革如果推行成功的话,肯定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因为它的方向、思路是对的,只是可能还不够标准,经过推行后的实践检验,也会慢慢完善,成熟之后国外也会认可。

  张翠萍: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也要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与等级考试对应的英语教学大纲也要与时俱进,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英语考试,如托福或雅思,可以把现实中会话场景交际引入到英语口试,或把现实中英语应用文写作引入到英语笔试等。

  王凯:不管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最终目的还是使大家对英语的使用上,尤其在口语应用上的能力提升,从而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能力,获得国际承认。英语改革问题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因此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是不太可能的,还需要在过程中摸索。

  圆桌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张翠萍: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党委书记

  王凯: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

  更重要的是英语社会化考试改革

  ■熊丙奇

  建立统一的英语测评体系,有利于改变目前外语考试种类繁多、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但是,英语测评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评价标准不统一,而是评价的性质,多为行政主导(或有行政背景),而非社会化考试。结果是,考试变为对学校、学生的一刀切要求,且把考试评价结果和学生升学、毕业、就业挂钩,导致学校英语教学严重应试化、功利化。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应用英语,而是为通过考试拿到证书、获得高分。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而是在统一评价标准的语境下,进一步强化行政主导,那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难以真正起到促进英语教学的作用,会进一步导致英语教学功利化、应试化,加重学生学习外语的负担。

  比如,根据专家介绍,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一、二级对应小学水平,如果是社会化的测试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评价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这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小学把学生参加这一等级测试的成绩,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成绩对待,组织所有学生都报考那就变味了。进一步,在小升初时,一些初中明确把学生参加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作为入学条件,那就会在小学出现英语考证热。事实上,眼下的小升初,虽然政府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初中在招生时看学生的证书,可是还是有不少小学生去读剑桥少儿英语,参加北京英语水平考试、通用英语等级考试等,以增加小升初的竞争砝码。以上这些外语考试,尚未由教育部门统一,如果统一为全国英语能力等级测试,行政“权威”更强。那么,学校都组织学生报考,考证热的问题在择校热的带动下或难以避免。

  类似的问题,在初中和高中也可能出现。其实,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已经充分论证行政部门主导的统一测试会在具体推行时,出现严重的行政化与功利化问题。我国一些大学就曾把四级考试成绩与学生毕业、获得学位挂钩,英语教学也围着通过四级考试转,后来教育部门对四、六级考试进行改革,取消发优秀证、合格证,只给一个分数。但是,还是有高校和用人单位划定一条合格线,将这与毕业、就业变相挂钩。这是行政主导的考试,在目前新政治校环境下的必然。换句话说,高校也会把学生的参考情况、考试成绩,作为办学业绩,而体制内的用人单位也会出于行政思维,把教育部门主导的考试作为录用人才的标准。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社会化考试不只是把考试时间从统一中考、高考中移到其他时间,而是变为社会专业机构组织、考生自愿选择参加、招生机构自主认可的考试。如果还是由行政部门主导,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所有学校都将其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那这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革。

  另外,社会化考试应该允许社会专业机构之间竞争,不能由行政权力赋予某一考试权威。考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需要在竞争中形成,哪个考试评价质量高、评价服务好,就由学校、学生选择哪个考试——能得到更多学生、学校认可的考试,就在市场中形成权威,这会促使考试组织机构真正重视考试评价质量,改善考试评价服务,提高考试安全。就像托福、雅思考试就是竞争关系。国外高校在招收我国学生时,现在也有不少开始认可高考成绩,这使评价更加多元,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申请大学。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我国学校招生,用人单位招聘时,都可自主要求学生提供本机构所认可的英语测试成绩,包括雅思、托福,也未尝不可。学生也可自由选择参加国内外的考试评价,评价自己的学术与语言能力。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声音

  @墨紫:是不是要取消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变成从小学就开始的国家英语等级考试?还是说只是针对成人的?难道我真的需要学一辈子英语吗?

  @kevin:觉得这样挺好,执行统一的标准评价体系,各个级别适应不同的场合,免掉重复考试,比如现在大学有四、六级,出来社会评职称又要考职称英语,翻译的又要考翻译英语,学位又要考学位英语……而且各个考试又不能相互承认,这样很花时间,一生中要考N个英语考试。统一后,英语证书的含金量也会提高。

  @等你带我去看海啊:我就想问以前考的四、六级证书还有用吗?

  @银色子弹V5:完全统一可以简化成本、减少重复浪费。本来大学生搞一套,考职称搞一套;即令大学生内部,专业和非专业又分两套。现在好了,车同轨,书同文。

  @心理医生叶猛飞:外语还是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应对不同行业不同的要求。

  @不吃玫瑰花的小羊:七级对应英语专业,那么问题来了:我手里握着的专八, 咋处理?

  (“声音”选自网络)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