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升明月——新型导弹驱逐舰长沙舰上的元宵节

新华社 2017-02-13 作者:曾涛

  向南!向蓝!

  南海海域,执行战备巡逻和远海训练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一路劈波斩浪。

  恰遇寒潮来袭,海上风高浪急,舰艇摇晃得厉害。

  一级军士长黎联社结束了下午的工作,赶到厨房帮厨。

  这位全舰年龄最大的老兵,除了对空部门导弹技师、士官长这两个岗位,还兼任着经济委员会主任一职。

  “经委会就是代表大家监督伙食,保证大家吃饱吃好。”边搅动着锅里的汤圆,黎联社扭头告诉记者,“今天是元宵节,给大家煮点汤圆。”

  46岁的黎联社当了26年水兵,在海上过了多少个元宵节他早已记不清。“南海巡逻任务重,节假日还要战备,过年过节基本都回不了家。”

  长沙舰是黎联社呆的第三条舰艇。作为我国自主建造的新型导弹驱逐舰,长沙舰入列一年半,执行训练、巡逻任务已经十多次。

  “我们舰以后出海会更多。”黎联社出海经验足、不晕船,这是他最骄傲的,“还能在海上干很多年。”

  说话间,一碗碗汤圆被端进水兵餐厅——不少官兵才意识到,今天是元宵节。

  与以往的晚餐并没有什么不同,官兵们用几分钟吃完,又奔向了各自战位。

  上尉张云朋是副对空作战长。这次远海训练的计划中,就包含了对空作战课目演练。

  “非常期待!”副炮操作室,张云朋正带领分队的战士们对武器进行检拭。

  这位东北小伙儿,大学学的是兵器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长沙舰后,从事的是副炮专业。“当兵嘛,就得当打仗的兵。”

  话是这么说的,张云朋也是这么做的。

  来到长沙舰后,他对副炮的建造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大胆修改射击参数,并与以往数据比对,研究出了一套新的对空射击方案,雷达捕获目标概率和副炮命中率有了大大的提高。

  如今,这套方法在长沙舰所在的驱逐舰某支队被推广应用,好几艘舰还想把张云朋“挖”过去。“不会走,舰上给我们这些年轻指挥员足够的发挥空间,在这里有家的感觉。”

  长沙舰是张云朋第二个家。大学期间,他的父母相继离世。来到长沙舰后,他跟战友们并肩战斗,亲如兄弟,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

  “报告,××方位发现××目标。”雷达警戒探测值班室,一名女兵边向作战值班部位报告,边锁定目标。

  从10日出港以来,舰艇编队就保持高度戒备,模拟演练没有间断,各类“敌”情轮番上演。

  报告的女兵是上等兵邵文博,大学毕业后放弃了教师的工作,来到部队,为了圆自己的军旅梦。

  还有大半年时间就要退伍,邵文博最大的期望就是舰艇能多出海,“想体验个够。”

  这是邵文博第二次出远海。晚饭刚刚吃完,她不仅把汤圆吐得一干二净,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吐完就没啥了,说不定吐着吐着就习惯了。”面对记者的采访,邵文博满脸笑容,看不出一丝柔弱。

  和邵文博一样,女兵薛敏也吐得厉害。为此,她在出海前准备了一堆饼干,吐完吃,吃完吐。

  “班长告诉我们,当海军晕船不可怕,最怕的就是起不了床、干不了活。”虽然已是脸色苍白,但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薛敏的岗位是舰舰导弹指挥仪兵,“我负责按下发射键”。她笑着告诉记者:“真要发射导弹,总不能在我这儿掉链子啊。”

  这位在江苏盐城海边长大的姑娘,没想到自己出了海反应会这么大。尽管如此,在去年两年义务兵服役期结束后,她还是选择了留在部队,成了一名下士。

  舰艇依然在摇晃。

  情电部门雷达技师梅华侨结束值更,已是半夜。梅华侨当了20年兵,一半的日子都在海上,与家中“失联”是常态。

  只不过,一个月前,怀孕6个月的妻子意外流产。出海在外,他十分担心,却又不知能做点什么。

  长沙舰政委徐冬根拿着手电筒,从舰艉到舰艏,一个舱室一个舱室地查夜:住舱里,战士们已经安然入睡;各值班部位,值更人员聚精会神、精神抖擞。

  爬到驾驶室,徐冬根朝舷窗外望去,硕大的满月穿破厚厚的云层,高悬在南海之上……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