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二号:为应用而创新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7-03-20 作者:赵清建 |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任务是建成覆盖我国及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建设急需,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并于2012年12月份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区内系统性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北斗二号导航系统开创了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的新模式,在国际上属于首创。
定位,就是告诉你每时每刻在什么位置,这是所有卫星导航都可以提供的一种服务。北斗导航终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最有特色的是其短信功能,每条能发送120个汉字。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喜欢户外旅游,到深山探险迷了路,又无法用手机、对讲机与外界联系,北斗导航终端不仅可以帮助他测出自己的位置,并可以向卫星发送一个短信,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告诉救援者,救援者就可以及时赶赴救援地。这是GPS导航仪无法完成的工作,也是北斗卫星的“独门绝技”。
差分增强系统主要用于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的增强和误差修正,增加系统的覆盖面积和抗干扰性能,并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定位性能,减小数据误差。
为应用而创新,让北斗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的圆满完成,使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的高性能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彻底掌握了时空基准控制权、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主动权、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斗二号作为我国服务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名片: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提供运行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可服务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北斗系统是联合国确认的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北斗已进入国际海事、国际民航和国际移动通信组织标准体系,国际主流的手机芯片已支持北斗功能……“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北斗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北斗二号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卫星导航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并称为信息领域三大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形成由芯片模块、应用终端、运行服务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链,构建形成了北斗产业保障、应用推进和创新三大体系。北斗系统已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多个重点领域和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随着北斗系统与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发展,融合北斗系统的“北斗+”创新应用必将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北斗二号作为我国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强军利器。卫星导航系统是典型的军民共用系统,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北斗系统与美GPS系统、俄格洛纳斯系统一样,已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空间信息系统。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在确保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推进系统应用的同时,我国正在按计划实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中国还将加快推进以北斗系统为基石的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建设,争取到2030年前建成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核电厂的安全壳有什么作用?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