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武器一击就让对手“倒退百年”?科技日报 2017-06-15 |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日发文称,即便是低当量的初级核武器也会构成严重的电磁脉冲威胁。朝鲜等国家很可能倾向于使用核武器来发动电磁脉冲袭击。
电磁脉冲武器究竟是什么?它到底威力如何?为何人们如此惧怕这种武器?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专家石海明副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电磁脉冲武器主要利用短时间强大的电磁场来破坏对方的电子电路、雷达、通信指挥系统。凭借‘不损一砖一瓦,不伤一兵一卒,却能制敌于无形’的神奇威力,电磁脉冲武器逐渐成为改变战争规则的新概念武器之一,可以对电子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产生巨大威胁,号称信息时代的‘第二原子弹’。如果人在电磁脉冲发生时接近受影响的电子设备,则可能因为瞬间产生的超高电压而灼伤、休克,甚至死亡。”
发展源自康普顿效应
电磁脉冲武器是依靠人工技术产生的电磁脉冲,在特定地区或目标周围空间造成瞬间的破坏性电磁环境,致使敌方的电子设备遭到破坏或干扰,从而达成战役、战术目的的新概念武器。
电磁脉冲武器的产生源自人类所进行的氢弹引爆试验。
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海岛约翰斯顿岛上空400公里处进行空中核爆试验。结果,距离其数千公里外的檀香山的数百个警报器全部失灵,瓦胡岛的照明变压器全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断。与此同时,距离爆破中心投影点1300公里的夏威夷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也相继失灵,整个岛上防盗警报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电器被烧毁。当时人们并未解开这个谜。
后经过相关研究,人们发现这是氢弹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所导致的。氢弹爆炸时,除了产生辐射、热浪和震波外,还会产生射线撞击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使大量自由电子释出。这些自由电子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会进一步产生瞬间超强电磁辐射。这个从核爆到电磁脉冲产生的效应,通常称为康普顿效应。正是这个效应导致地面上的电器产生感应电磁场,继而将电子设备烧毁。
石海明说:“现代军事装备日益广泛地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这种电路比老式的电子管电路在抗电磁脉冲的能力方面要低几个数量级,因此电磁脉冲对半导体器件和设备所能造成的破坏也就要大得多。组成战场神经网络的电磁平台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战争的结果,也会使整个城市瘫痪。”
因为这种由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具有巨大的军事价值,各国科学家们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电磁脉冲武器,其中美国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
责任编辑:张亨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