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超级高铁”取得“重大成就” 就快赶上高铁了

参考消息 2017-08-04

速度达到581千米/小时的日本MLX01试验磁悬浮高铁,试验虽然成功但未投入实际运营

因为耳熟能详而被忽略了真正“高科技”本质的上海磁悬浮,这是全世界唯一持续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悬浮系统

  事实上“Hyperloop”真正具有技术难度的部分,恰恰并非在全球主要国家已经陆续成熟起来磁悬浮推进技术,在如此短的轨道上进行磁悬浮推进,其实中美两国航母电磁弹射器的性能比马斯克这个玩具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对于Hyperloop来说,最难的技术恐怕是如何建造和维持长达2000公里甚至更长的真空,或低压管道,现在这种很短的低压管道,与未来计划要建造的“工程奇迹”级的数千公里的管道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工程学,城市规划……其建设最终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支持。这些,恐怕都不是一次酷炫的试验所能解决的问题。

  换言之,这次测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所测试的,恰恰是Hyperloop概念中最容易测试,最不容易出问题,几乎肯定能成功的部分,而回避了真正的技术难题。

  作为美国“官商勾结”最为紧密的资本家之一,马斯克在受到主流媒体的吹捧,但近期来也麻烦不断,尤其是有不少批评者认为马斯克所经营的“特斯拉汽车”、“太阳城”光伏发电、“超级高铁”等几个项目事实上都是依靠美国政府高额的财政补贴,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久前叫停新能源补贴,让马斯克暴跳如雷,辞去商业顾问职务。马斯克旗下技术上最为成功的“太空探索”(Space 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主要也依靠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明里暗里的支持。

  而Hyperloop项目,目前也已经引起美国媒体,乃至一些主流媒体的警觉,美国《纽约客》杂志此前就发文说,这种宏大的项目虽然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却是糟糕的,超级高铁可能只是马斯克的公关妙计而已。

  文章评论称,如果接受亿万富豪的构想,整个世界很快就会变得像迪拜一样:出现一堆不相容的专用建筑,由私营企业运营,不统一,没有共同的目标。从设计看的确不错,但是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却是糟糕的。一旦投资者害怕,管道可能马上就断了;无人驾汽车可能堵在一起,无法穿过桥梁,因为桥梁被竞争对手控制。超级高铁只是马斯克的公关妙计,一旦超级高铁建成,坐上去无疑是刺激的。不过,它不是大多人期待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记者明天报道的好材料,记者正在为报道什么发愁呢。

共3页首 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 页

责任编辑:张亨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