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美媒:刺龙之前应三思 中国会作何反应?

环球时报 2017-03-28

  美国《国家利益》3月26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对刺龙应三思众议员泰德·约霍不久前发表题为“美国应如何对付中国不受约束的海上欺凌行为”的文章。此文貌似战略建议,孤立地看可能没什么,但令人担心的是文章表现出的怨恨、草率、缺乏探究及肤浅言辞,正越来越支配华盛顿的对华看法。

  文章首先评论亚洲海域在商贸上的重要性,接着称这些商贸可能受到中国威胁,中国“或许”表现出“随心所欲将外国船只排除出中国近海的野心”。他的证据呢?中国军队日益增强的力量和北京对反介入/区域阻绝武器的投资。

  诚然,中国一直在努力加强军力建设。对此能给出多种解释。比如,中国想要保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因为美国的行为威胁到这些目标,中国要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北京打造反介入能力的缘由,也是对中国战略的一个解释。

  但在约霍的分析中见不到这种解释。相反,他把中国军力增长与“排除外国船只进入中国近海的野心”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并非没有可能,但约霍却没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可能排除贸易船只进入该地区,从而损害全球商贸。

  那么,中国破坏亚太地区流动的“5万亿美元”商贸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商贸多数来自中国、前往中国,经由中国港口,或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最终通向中国。显然,破坏这种商贸与中国最重要的利益背道而驰。

  约霍似乎清楚这个事实,转而讨论日韩等国家的能源供应。但中国可能拦截邻国的能源供应吗?事实上,破坏亚太地区的商贸对中国来说无异于自杀。而且即便中国想做也没有这个能力。

  如此说来,中国打造军力意在破坏亚太地区商贸的证据何在?作者什么都没给出,只是假设。即便这样,此类误解目前依然盛行。

  中国人如今在做长远打算,若华盛顿精英习惯于发表呼吁美国刺龙的文章,至少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刺龙,以及现在和今后10年龙可能作何反应。▲(作者贾里德·麦金尼,陈俊安译)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环球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