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弹道导弹的威胁 日本建立导弹防御系统

科普中国网 2017-07-28 作者:京腔热血小鲨鱼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弹道导弹的研制和生产能力。9.11事件后,日本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于是对其安全局势进行了重新评估,并认为将来将面临来自大规模杀伤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威胁。因此,日本政府于2003年8月29日以防御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宣布引进美国的“爱国者”-3导弹防御系统。同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在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从2004年度开始正式引进美国制造导弹防御系统。

  其实,早在1987年,日本就曾与美国签署“参加研究战略防御计划的协议”,1988年,正式加入“西太平洋弹道导弹防御研究”,通过与美国及东北亚地区等国的信息交流,共同研究未来导弹防御的相关问题。1993年9月,美日双方决定在“安全保障高级事务级协商会议”之下,设立对导弹防御计划具体内容进行协商的具体工作机制——“美日战区导弹防御工作组”,并就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相关技术合作问题举行了多次协商。1994年,美日两国开始了对弹道导弹防御的专家级研究。1998年9月,日本决定与美国合作研究“标准”-3拦截导弹的红外传感器、动能拦截弹头、轻型大气层外投射体及二级火箭推进器。1999年8月,美日签订了战区导弹防御五年发展计划协定。而到了2003年6月,日本就已经开始研究美国“爱国者”-3型导弹的生产技术,并准备由三菱重工等日本的军工企业进行自行生产……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弹道导弹的研制和生产能力。9.11事件后,日本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于是对其安全局势进行了重新评估,并认为将来将面临来自大规模杀伤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威胁。因此,日本政府于2003年8月29日以防御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宣布引进美国的“爱国者”-3导弹防御系统。同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在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从2004年度开始正式引进美国制造导弹防御系统。

  其实,早在1987年,日本就曾与美国签署“参加研究战略防御计划的协议”,1988年,正式加入“西太平洋弹道导弹防御研究”,通过与美国及东北亚地区等国的信息交流,共同研究未来导弹防御的相关问题。1993年9月,美日双方决定在“安全保障高级事务级协商会议”之下,设立对导弹防御计划具体内容进行协商的具体工作机制——“美日战区导弹防御工作组”,并就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相关技术合作问题举行了多次协商。1994年,美日两国开始了对弹道导弹防御的专家级研究。1998年9月,日本决定与美国合作研究“标准”-3拦截导弹的红外传感器、动能拦截弹头、轻型大气层外投射体及二级火箭推进器。1999年8月,美日签订了战区导弹防御五年发展计划协定。而到了2003年6月,日本就已经开始研究美国“爱国者”-3型导弹的生产技术,并准备由三菱重工等日本的军工企业进行自行生产……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弹道导弹的研制和生产能力。9.11事件后,日本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于是对其安全局势进行了重新评估,并认为将来将面临来自大规模杀伤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威胁。因此,日本政府于2003年8月29日以防御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宣布引进美国的“爱国者”-3导弹防御系统。同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在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从2004年度开始正式引进美国制造导弹防御系统。

  其实,早在1987年,日本就曾与美国签署“参加研究战略防御计划的协议”,1988年,正式加入“西太平洋弹道导弹防御研究”,通过与美国及东北亚地区等国的信息交流,共同研究未来导弹防御的相关问题。1993年9月,美日双方决定在“安全保障高级事务级协商会议”之下,设立对导弹防御计划具体内容进行协商的具体工作机制——“美日战区导弹防御工作组”,并就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相关技术合作问题举行了多次协商。1994年,美日两国开始了对弹道导弹防御的专家级研究。1998年9月,日本决定与美国合作研究“标准”-3拦截导弹的红外传感器、动能拦截弹头、轻型大气层外投射体及二级火箭推进器。1999年8月,美日签订了战区导弹防御五年发展计划协定。而到了2003年6月,日本就已经开始研究美国“爱国者”-3型导弹的生产技术,并准备由三菱重工等日本的军工企业进行自行生产……
  纵观日本导弹防御计划的发展,可以明显的看出日本紧随美国的步伐,在日本政府准备正式公布部署海基、陆基防空反导系统前,做了大量的系统性准备工作。比如,明确日本反导系统中的发展重点,其中,来袭导弹飞行各阶段备选的导弹防御系统有:助推段的海基高空防御系统、中段的海基高空防御系统与陆基高空防御系统、末段的陆基高空防御系统和陆基低空防御系统。

责任编辑:苏鹏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