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修建碉楼:能够抵御地震的军事设施

科普中国网 2017-08-10 作者:潞安通判

    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九寨沟是大自然“赏赐”给人间鬼斧神工的美景,是中国的国家5A级景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寨沟也是中国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羌族的聚集区。这个被誉为“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在秦汉时代原本在生活在甘、青地区,不过在长期的战乱中,逐渐迁徙到了川西北的岷江上游地带。或许这些抱着逃避战火愿望的羌族先辈,没有想搞的是为自己的后人挑选的这处栖息之地,会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承受了风雨洗礼和多次强烈地震考验。

  川西北的羌族碉楼

  因为这里是中国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板块与四川盆地板块的对冲地,地下有一条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走向的黑色大裂缝,裂缝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地质学上称之为龙门山断裂带。据史料记载,公元638年2月,松潘南就发生过 5级地震,之后的数百年间,地震依旧频仍。1488年茂县5.5级地震;1607年,松潘漳腊6级地震;1 713年,茂县叠溪6.5级地震。从1900年至2008年5月12日之前的一百多年里,龙门山断裂带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这其中发生在松潘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4次,茂县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5次。

  面对自然的考验,羌族人民并没有消极的逃避,反而在长期的与自然的搏斗中,建立起了震而不倒碉楼。碉楼的形成除了羌人自古以来就有垒石建屋的技能之外,还考虑到了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对外械斗和战争的军事防御用途。碉楼一般为羌族所修,所以又被称为羌碉,根据羌语的音译又称为“邛笼”。碉楼从外形上看,分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最高为13层。碉楼按功能可分为房碉、村碉和战碉。房碉即民居,较低矮,一般分三层或四层,底层养畜,中层住人,高层堆物;村碉修建于寨旁高处或中央,用住人、圈畜、存物、驻守;战碉专用于战争,可驻扎车队,守关把隘,多建于雄奇险的山峰或巍峨的关口要道。不论是外形如何,功能如何,所有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抗震。甚至在史无前例的汶川8.0级地震中,羌区的大部分碉楼仍然只是局部受伤,主体建筑基本没被损坏。那么碉楼为何如此抗震呢?

  川西北的羌族碉楼

  很多专家学者对碉楼抗震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因为碉楼的石墙很厚,很多石砌建筑的墙体有一两米厚。而且碉楼的碉楼的墙体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这有效地增强了碉楼的抗震性。之所以能砌出这么厚的墙,完全是因为羌族的特殊技能。羌族有一个特殊的技术工种,就是“墙匠”,砌筑碉楼的工作必须由他们来完成。墙匠在建筑之时不绘图、不吊线,也不搭架支撑,全凭眼力和手工技艺。因此,墙匠需要从小学习,由师傅手把手教会各种技术。

责任编辑:苏鹏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