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3_副本.png

冷战时美苏疯狂的核武器制造

科普中国网 2017-10-20 作者:大炮兵主义

  1945年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世人震惊的同时,也让各国军队产生了一个疑虑:未来战争中传统兵器还有用么?

  随着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枚原子弹,美苏之间开始了核军备竞赛,在那个"核武器万能论"的疯狂年代,所有武器都围绕着如何更有效的投送核弹头上。加上当时导弹和轰炸机(确切的说是喷气式轰炸机,)尚不成熟。因此心思就落到的大炮上

  用大炮投送核弹头对于火炮的口径和射程有比较高的要求,毕竟口径不够大,当量不足,威力不够。射程不够就会同归于尽,因此就造出了口径超大,倍径也超大的巨型怪物。

  M65型原子炮,美国冷战时催生的M65型原子炮,专用于发射核炮弹,所以又有"冷战魔炮"之称。"冷战魔炮"的正式名字叫280毫米A型炮。其口径为280毫米,射程32公里,以水压装弹,其爆炸威力相当于美国投到广岛的原子弹的1/4。相当于4000发155毫米炮弹的威力。目标是制衡前苏联华约集团的装甲洪流。

  

  原子安妮的口径为280mm,倍径为46倍,全炮重量85吨

  原子安妮的口径为280mm,倍径为46倍,全炮重量85吨,射程为29公里(发射272.4公斤的核炮弹时)和32公里(发射常规榴弹时),炮身长12.2米,射击准备时间15分钟。

  

  专用核炮弹,MK32,爆炸力3750吨TNT当量

  1953年5月25日美军在内华达州由美国陆军第867野战炮兵营进行的M65型原子炮的第一次射击试验,发射一枚280毫米核炮弹,32千米外蘑菇云腾空而起,这是M65唯一的一次发射原子炮弹。

  

  M65炮发射核弹头后的景象(1953年内华达州沙漠试验)

  原子安妮威力固然惊人,但是从实战角度来说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个庞然大物由运载车辆和指挥车组成,出门是前呼后拥,地勤及其复杂。由于后坐力巨大,发射前需要预设阵地,因此展开很慢。很容易被反制。在另一个层面上"原子安妮"也不安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即使是没有发射,280毫米272公斤核炮弹根本做不到完全屏蔽核材料的放射线,连炮手的健康都受到核辐射威胁。

  

  原子安妮

  不过美国人可不管这么多,试验其后不久,它就出现联邦德国的莱茵河地区。美军在那里部署了一个战术核炮营,辖3个连,每连编配2门M65原子炮、4辆牵引车和8辆运送核炮弹和人员的卡车,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后将280毫米核火炮运抵南朝鲜,并和南朝鲜军队在军事分界线附近举行核突击军事演习。

  这可刺激到了苏联人,当时和美国人较劲的苏联可咽不下这口气,斯大林要求也要搞出类似的装备。

  1955年,由格拉宾设计局完成了271工程的设计制造,即"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又名电容器)-2Р"406毫米重型自行火炮-制式编号2A3。

  该型号火炮的设计可谓简单粗暴,把T-10重型坦克坦克(IS-10重型坦克)的底盘拉长作为底盘(多加了一对负重轮),再装上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的B-37406mm主炮的减压版(SM-54406.4毫米加农炮),就OK了。

  

  2A3"聚光器"

  1957年,同样在T-10M的基础上,莫斯科的苏联机械制造设计局开始研制273工程,并在科京设计局的协助下完成相关测试,即后来的2B1"奥卡河"42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这两种自行火炮均是在加长的T-10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造,并由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负责生产。

  

  2B1"奥卡河"

  

  上为2A3"聚光器";下为2B1"奥卡河"

  不过这个纯粹是斗气的产物,当时苏联已经完成了低当量核弹头的研究,能够被IL-28"小猎兔犬"轻型轰炸机投放,比起笨重的核大炮,轻盈迅速的喷气式轰炸机能够更好的完整战术核突击的任务,然后能够携带低当量核弹头的战术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工作也接近完成(飞毛腿导弹1955年研制完成),而且它们的使用要比这两种庞然大物要方便的多,攻击范围也更远。

  

  苏联前线空军的伊尔-28

  

  装载核弹头的R-11M导弹,底盘是8U218履带式TEL载具,也是1957年的红场阅兵公开。

  因此在1957年红场露了一次面之后,1960年这两种核大炮全部退出现役,并在俄罗斯各军事博物馆做静态展示,美国也是一样的情况,1963年,美军也把几门M65型原子炮拉回国内封存起来。现在也作为静态展示。

  冷战中疯狂的产物之一终于落幕了。

  

  本文为科普中国网军事频道原创,作者大炮兵主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本文由空军指挥学院某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凤岭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苏鹏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