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防接种有了“互联网+”科技日报 2016-09-27 |
■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疫苗编码、儿童编码、接种医生编码的“三码合一”和移动预防接种平台APP,甚至专业医疗咨询APP最近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预防接种的互联网化,已经迫在眉睫。
拥有百万级用户、开创“互联网+预防接种”新模式的小豆苗团队,近期又有新动作:在2016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现场,该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面向预防接种领域,为免疫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互联网平台“听听专家说”。
跨领域优势叠加解决医生“痛点”
如果不是山东疫苗事件使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疫苗”上,恐怕很少人会注意到互联网医疗行业内极为细分的领域——“互联网+预防接种”。
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称“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并明确了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等重点,被解读为“移动医疗”的极大利好。
作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一员,由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小豆苗,自2014年7月正式上线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已经覆盖近30个省份、25000余家接种门诊,服务近300万儿童家长,是迄今唯一可跨省、市区、门诊的“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从曾经的“后起之秀”发展成今天的行业领头羊。两年后的9月18日,该团队又发布了全国首个面向预防接种领域,为免疫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互联网平台“听听专家说”。
“作为首个面向疫苗和免疫工作者的互联网平台,‘听听专家说’是互联网+预防接种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我国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成果。”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维中介绍,该项目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在探索优质科普信息建设与汇聚分享、科普信息精准服务和落地应用等有效模式上所做的尝试。
杨维中表示,过去基层免疫工作者缺乏高效的继续教育、交流平台,对于行业内探索性、有争议的问题把握不准,更无法随时随地向顶级专家“取经问道”。从这个层面来说,专家和基层免疫工作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听听专家则说”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两大产品构建闭环服务
据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农介绍,免疫工作者通过平台内的“语音问答”功能,可随时向全国顶级的专家提问,形成知识共享;另一核心功能“微课堂”则由预防接种不同细分领域的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免疫工作者和专家可就培训内容在线实时交流。今后还将通过专家大腕儿,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知识经验普及给接种医生,有效地提高预防接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基层医生更好地为社区老百姓、接种对象服务,从而推动我国免疫预防工作健康发展。
在专家和医生端我们有“听听专家说”,在医生和儿童家长这一端我们有“小豆苗”。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胡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二者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儿童家长、门诊医生、免疫专家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形成闭环服务,使预防接种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是互联网+预防接种领域的两大创举,也是“科普中国”和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应用试点工作的两大落地项目。
“小豆苗”在科普的同时,也致力于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改变旧有的接种模式,使家长获得更加优质的接种体验。胡歆进一步解释说,面向年轻父母使用的手机APP——小豆苗专注于宝宝预防接种管理,连通接种方和受种方,全程保障在接种前不让家长带着疑虑出门。家长下载该款APP后可以绑定儿童编码,实时获取宝宝的接种信息,接收打针提醒,预约接种等,并有专业医生在线答疑,妈妈课堂学习等功能。通过“小豆苗”,家长可以拥有电子接种证不怕丢失,接收接种提醒和门诊通知以免漏打,提前预约不必再排长队,还能实时在线向专业医生咨询接种问题,享受更智能的预防接种服务。
用“互联网+”重构预防接种生态圈
据了解,预防接种市场其实早已风起云涌、硝烟弥漫。相关的APP或微信公众号就有100余个,如超级疫苗表、疫苗百事通等。但不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新兴产业小团队,都未实现全国全面推广,仍处于探索阶段。
小豆苗算是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能使用起来的应用,打通了B、C两端,真正形成了闭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余农解释说,家长、医生和疾控三方的实时连接,是小豆苗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杀手锏。“互联网+”理念唤起了各地疾控领导的创新意识;而小豆苗基于便民的目的改造预防接种流程,疾控部门对此非常支持,极大加速了项目落地。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小豆苗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余农介绍,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平台未来要致力于实现人与物的连接。如通过疫苗编码、儿童编码、接种医生编码的“三码合一”,将疫苗产品、冷链、物流、库存等各个环节进行联通,形成疫苗全程可追溯机制,让信息的对称和透明为接种安全保驾护航。而作为后续补偿措施,除商业疫苗保险以外,无免责的公益保障基金也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方向之一。
但余农也表示,“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类似小豆苗这样的应用也在早期尝试阶段,还未完全打通预防接种全流程,很多功能都待完善。因为,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对旧有格局的切割和再造,“互联网+预防接种”也不例外。在传统接种疫苗的流程包括挂号、登记、预检、缴费、打针以及留观。在这些流程里,至少要排好几次队。而除了打针和留观,其他都可以在线上进行。“打疫苗很复杂,我们想用‘互联网+’重构预防接种的生态。“但我认为,最无形的重构,是循序渐进的浸润,而不是一哄而上的侵略。”
责任编辑:刘帮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新趋势
下一篇:首份基因编辑蔬菜上桌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