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后, 科技与你这样相遇科技日报 2016-08-02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荣登榜首,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但是,10年之后,我国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有望是它的10倍,达到100万亿次(E级)。
十年之后,中国科技将是什么模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历时三年,终于绘制出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图景:
——信息传输速度将接近光速,信息传输方式将在当前有线、无线传输的基础上,人们有望借助道路上的灯光上网;
——新一代网络技术正在加速形成,人们在飞机、汽车间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已经成熟;
——机器人无所不在,它将变得和今天的英特网一样普遍,广泛应用于制造、服务、医疗、国防等行业;
——人类许多重大疾病得到控制,人均寿命会进一步延长;
……
课题组从信息、生物、能源等14个领域关键技术中遴选出100项国家关键技术。其中,40项重大突破类技术,60项重大效益类技术。同时,研究人员遴选了有望实现千亿元产业的关键技术,并第一次预测了颠覆性技术与非共识性技术。
信息与制造技术 有望颠覆现有产业模式
课题组遴选的60项重大效益类国家关键技术有些既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又具有广泛的渗透性。“移动互联网”通过5G、新一代WiFi物—物互联等技术研发,在车联网、智能家庭、智慧城市等典型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通过其共性技术和产业瓶颈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五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技术,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必将形成超过万亿元的高技术产业群,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未来的10年内新材料技术及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在先进制造领域,高性能关键零部件是增材制造(3D打印)中的皇冠,将在航空航天、高性能金属零部件等一些特殊领域和行业颠覆现有制造模式。机器人技术未来10年将变得和今天的英特网一样普遍,将广泛应用于制造、服务、医疗、国防等行业。微纳传感器是影响制造业的颠覆性技术之一,预计2025年全球将形成2.7—6.2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责任编辑:刘帮勇
上一篇:智能门锁,让快递员自己开你家门
下一篇:懒骨头的遥控奥秘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