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好伙伴 让锻炼更有科技范儿科技日报 2017-05-23 作者:李 伟 |
Move It
Gyro-Fit
U-GYM Pro
由春入夏气温不断攀升,人们的健身热情随之高涨,各种名头的“全民健身活动”此起彼伏。健身,俨然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健身达人告诉你,“不是红颜易老,是你流汗太少”。好吧,其实延缓衰老只是我们运动的客观效果,而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平时多留点汗,关键时候少受点罪”。
因为,肌肉不仅能用来炫美,还能保护骨骼。尤其对于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现代人来说,运动对于缓解腰酸背痛有着长期的积极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合适的时间去健身房训练。不过,没时间去就想放弃运动?多虑了!极客们怎么会给你这种偷懒的机会和借口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号称“健身必备拍档”的设备组合吧。
Move It
迷你健身房
Move It是一款集成式家庭健身设备组合,可以拆分成四种不同的健身器械,包括跳绳、滚轮、举铁和俯卧撑支架,方便进行心肺、肌肉耐力等多种训练。它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你的手机,通过App软件你不仅能够直观地查看自己的训练数据,还能获得预设的训练指导,并把锻炼数据上传到云端存储。
如果觉得一个人练得太孤单、太枯燥,Move It同样为你准备了社交渠道,通过App软件向同伴发起挑战,进行运动PK,是单挑还是打团体战,随你挑!
除了体积小、使用方便之外,Move It还有一大亮点是有个像跳绳手柄一样的传感器,通过它可以把这几款健身设备连接起来配合使用,更好地收集运动数据。
每个Move It套装中只包含两个手柄。在所有的训练器械中,也只有这两个手柄里内置了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包括3D陀螺仪、压力传感器、频率感应器、红外线传感器等,能够准确监控16种不同的运动。手柄充满电后,能够支持10个小时的使用时间,每天健身两个小时的话,也能用一周时间。
有了Move It,很多项健身基础运动都可以在家里完成啦!Move It整合之后的体积只有40×38×21(cm),占地非常小,总重量仅为3公斤(6.6磅),你只需要一间9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就可以打造出一个迷你健身房。
Gyro-Fit
智能“贴身教练”
如果说Move It能帮你实现家庭内部操练的话,那Gyro-Fit就是一位智能型“贴身教练”。
Gyro-Fit能为用户提供3种健身方式:跳绳、转呼啦圈和跑步。
先说跳绳这种方式。你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节跳绳的长度,也可以选择“无线跳绳”的功能,就是让跳绳在中间断开,双手分别摇绳来适应跳绳的节奏,从而达到运动效果。这项功能比较适合还不太会跳的小伙伴。
呼啦圈的玩法就更神奇啦:你只要用一只Gyro-Fit,把绳拉出围着腰绕一圈,就变成了一个“呼啦圈”,再设置好应用参数和设备就可以扭动腰部健身啦!所以,即使是在办公室,只要坐累了,随时都可以站起来放松一下。
至于最后一种玩法,主要是作为跑步时的监测设备。不过有人可能会觉得手握两个棒棒跑步不舒服,那你可以选择一个腰包盒配件,跑步时就把它装进去,跑完了再跳几下。
Gyro-Fit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便携,因此使用场景丰富。平时,它就是两根小棒,装到包里毫无负担。无论何时何地想运动了,就把前端突出的部分一拉、合并,就变成一跟跳绳;或者,也可以踩住绳进行深蹲等运动,拉伸臀腿部肌肉,因为绳子是有弹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Gyro-Fit内置陀螺仪和动作传感器,配合手机应用可以进行运动监测,这样你就可以自行控制圈数和运动量,对自己的运动状态了如指掌。
U-GYM Pro
健身“按摩师”
好吧,各种花式都玩遍,结果健身太猛导致肌肉酸痛,怎么办?没关系,这里还有一款“便携式电疗器”,专门用于按摩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通过中频电疗,有效刺激和舒活神经与肌肉,减轻酸痛感,提升运动效率。
这款名叫U-GYM Pro的产品还属于初创版本,看上去其貌不扬,类似音乐播放器的黑色机身、上面拥有一个物理按键和LED屏,通过按钮,可以轻松调节对肌肉的刺激强度。本质上,它是一款中频电疗治疗仪,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将贴片贴在疼痛部位、启动设备就可以了。U-GYM Pro适用的部位包括各种肌肉群,比如腹部、大腿、手臂等等,男女均可轻松使用。
事实上,U-GYM Pro不光能缓解运动造成的肌肉酸痛,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来说,它同样能针对下背部、肩部的紧张和酸痛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和按摩。美国Mayo医学中心数据显示,超过80%以上的美国人一生中都至少会经历一次下背部和肩部的疼痛困扰。因为从医学角度来说,U-GYM Pro使用了非常宽泛的频率结构——从几十赫兹至10000赫兹——能够更有效地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并改善血液循环,甚至起到一定消耗热量的辅助作用。并且,相对于昂贵而费时的针灸和拔罐来说,U-GYM Pro确实是算得上方便有效了。
此外,U-GYM Pro也内置了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进行肌肉训练的同时使用,还能够记录运动效果。
责任编辑:刘帮勇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