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半球生态恢复速度是北半球两倍科技日报 2016-11-08 |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新刊的首期内容中,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植物叶子化石上所表现出的昆虫破坏情况,发现在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发生后,南半球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是北半球的两倍。该研究为大灭绝后的生态效应及其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
造成恐龙大灭绝的事件被认为是由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大陨石撞击墨西哥希克苏鲁伯导致的。据推测,这颗陨石直径约有10公里,撞击后完全蒸发,释放出巨大能量,足以使当时出现大海啸。全球气候随之改变,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阳光被完全遮蔽,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接着,食物链上层的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灭亡,造成生态系统瓦解。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是陆地食物网的关键部分。以前研究显示,在北美地区,这种相互作用需要900万年才能从白垩纪末期的灭绝事件中恢复过来。但是,一直有理论认为,这次大灭绝对南半球的影响没有北半球严重,使南半球成为在北半球已灭绝的物种的“避难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迈克尔·多纳万及其同事,调查了在大灭绝事件发生前后,位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遗址上的昆虫对叶子造成的不同破坏情况。与“避难所”假说不同,他们发现,大灭绝事件对南美和北美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并无证据表明有个别种类昆虫逃过此劫。
尽管影响是一样的,但根据古昆虫的咬噬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南美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明显更快——仅用400万年就恢复了“昆虫—植物”的全面多样性相互作用,而这一过程在北美却用了900万年。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上一篇:“超活跃分子”最高能量被捕获
下一篇:雨伞中也包含力学原理!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