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利用引力波探索黑洞起源最终确定“双黑洞形成理论”为时不远 科技日报 2017-08-25 |
英国科学家检查了4次黑洞合并事件的自旋特性,以探索双黑洞的形成和演变。
图片来自网络
科技日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天体物理学论文称,科学家对3个引力波信号和另外一个潜在的引力波信号所做的最新分析,增进了科学界对双黑洞的形成与演变的理解,也意味着人们距最终确定“双黑洞形成理论”为时不远。
研究合并中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能够为认识双黑洞系统的形成提供宝贵线索。一般认为,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双黑洞形成场景,而研究双黑洞的自旋(黑洞赖以形成的物质的角动量)合并,可以验证这些相互排斥的理论。如果双黑洞源自共生的一对恒星,则它们的自旋应是对齐的;如果源自已经坍缩的恒星之间的动态互相作用,则可能是不对齐的。
此次,英国伯明翰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威尔·法尔及其同事检查了4次黑洞合并事件的自旋特性,其中3次(引力波GW150914, LVT151012, GW151226)最初是在2015年检测到的,另一次(GW170104)在2017年检测到。如果这些黑洞的自旋速度与在银河系观测到的黑洞一样,则意味着,合并发生在恒星已经成为黑洞之后。
研究团队指出,至多只需要再检测到10次此类事件,就应能可信地确认双黑洞的起源。而在此之前,甚至在2016年6月,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再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来源于距离地球14亿光年的两个黑洞并合时,人们还认为,至少需要更大量的检测才能达到这样的信度水平。
在该论文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斯坦恩·西于尔兹松认为,该研究结果“意义重大”,因为其指明了验证主要的双黑洞形成理论需要多少数据,而且表明所需的观测数量有望在不久的未来即可实现。
责任编辑:李阳阳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