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可提高植物耐盐性

有望增加灌溉农田作物产量

科技日报 2017-07-11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横滨市立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乙醇可提高植物耐盐性。

  目前,全球约有20%的灌溉农田出现盐碱灾害,农作物产量受损严重,亟待开发出抗盐碱技术。该研究小组利用植物模型拟南芥和水稻进行试验,发现乙醇可抑制植物活性氧的积蓄,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盐碱灾害多发于沿海地带,有些农业灌溉导致的盐类积累也会造成盐害,对农作物影响极大。植物受高浓度盐碱刺激后,会出现根部水分吸收障碍、光合作用低下和活性氧积蓄引起细胞坏死等问题。随着世界人口增加,解决农作物抗盐碱问题和相应的肥料问题迫在眉睫。

  研究小组通过对拟南芥进行分析发现,乙醇处理会增强拟南芥的耐盐性。为了解植物耐盐机理,研究小组对基因表达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经乙醇处理后,由高盐应激引发的作用于消除活性氧的基因群增加,消除活性氧的一种过氧化氢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有所增加,显示拟南芥及水稻经乙醇处理后,能抑制活性氧的积蓄从而增强耐盐性。上述结果显示,单叶植物和双叶植物都对乙醇处理发生反应,从而出现耐盐性。

  使用乙醇增强植物耐盐性是一种相对廉价易行的方法,对建设灌溉设施有困难的地区,利用该方法有望开发出抗盐碱肥料以增加产量。

  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杂志《植物科学前沿》网络版。(记者陈超)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