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可能威胁大竹狐猴生存

新华网 2017-11-02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竹狐猴食物减少,灭绝风险增加。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对理解同样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具有参考意义。

  大竹狐猴分布在马达加斯加,是地球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大竹狐猴体型与家猫相似,却和大熊猫一样,以竹子为食。它们喜欢吃鲜嫩的竹笋,但在干旱季节也会啃食竹秆。

  来自芬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来到马达加斯加拉努马法纳国家公园的大竹狐猴自然栖息地,对大竹狐猴的饮食习惯进行了18个月的观察,结果发现,这种狐猴95%的情况下只吃一种竹子,但会在8月至11月没有竹笋的干旱季节食用竹秆。

  研究还发现,大竹狐猴曾经的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如今则只生活在旱季相对较短的地区。这表明旱季短暂对大竹狐猴的生存至关重要。

  不过,气候变化模型显示,在大竹狐猴现在的栖息地,旱季可能越来越长,从而导致它们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食用竹秆,而这可能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研究人员在分析解剖学、行为学、古生物学以及气候变化相关数据后认为,对于大竹狐猴这种几乎只吃竹子的特殊食性动物来说,气候变化可能是个“隐形杀手”,大竹狐猴或许会因长期得不到理想食物而被慢慢饿死。

  研究人员说,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以影响竹笋季节性供给等更微妙的方式,对以竹子为食的动物生存构成威胁,其他有着特殊食性的动物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人们更好地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动物灭绝。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作者: 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