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识别一只猫有多难?

科普中国 2016-04-19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识别一只猫可以在瞬间完成,而对于计算机来说,由于它不具备人类大脑高度发达的神经反射系统,所以识别一只猫很难,这不是计算机有了高速运算的能力就可以做得到的。谷歌公司为了在1000万个视频中找到猫的视频,用了1.6万台计算机,花了3天时间。他们把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神经网络,并与互联网相连,让这个神经网络自己学习如何识别猫。这就是人工智能领域新一代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形式——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换句话说,就是让计算机像人脑一样去学习和思考。

   

  当谷歌公司最初设计地图系统的时候,完全依赖人工来确认街拍的每一个地址。因为工作量巨大,后来搭建了能够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Google Brain。现在,用这个工具处理法国所有街道的地址数据,用时不到一个小时。而谷歌公司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它的广告业务,都从这个智能系统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

   

  和传统的机器学习不同,深度学习是把计算机科学和人类的神经学结合起来,让计算机自主学习。比如,不是由人告诉计算机这是一只猫,然后让它来进行识别和印证。而是给计算机提供大量的图片数据,让它自己学习和分析,然后自主形成“猫”的概念,就像人类大脑的视觉皮层那样反应。有了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以后驾车出行时,汽车就能主动提醒你周围的路况,还能应用于语音和脸部识别、医疗诊断等领域。

   

  2016年新年伊始,脸书(Face book)创始人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就宣布要研发一台智能机器来控制自家住宅的各项功能,并且帮助他工作,类似于一个无形的管家,并把它与《钢铁侠》(Iron Man)电影中的智能电脑贾维斯(Jarvis)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脸书也要跻身深度学习机器人的领域了。

 

   

  作者: 房宁   [责任编辑: 宋金玉]

责任编辑:果仁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