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几亿制造一根内存 究竟为什么?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29

  近两个月不断有国产半导体工厂宣布建厂或合作等消息,动辄几百亿上千亿的资金流入其中,据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指出,三星在半导体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260亿美元,是Intel与台积电的总合,而中国在半导体方面的投入是超越三星的,足以证明中国在进入高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决心。

  就在前几天,网上曝光出具有紫光国芯标识的PC DDR4内存条,是完全自主研发的DRAM颗粒。单条容量为4GB,具体参数不详。在今年一月份,紫光集团投资2000亿元在南京建设半导体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月产能为10万片晶圆,而在去年七月份紫光集团还参与了长江存储的投资,计划投资1600亿元,打造国产3D NAND闪存,研发DRAM。

  

  疑似紫光DDR4内存(图片来源于快科技)

  我们所熟知的内存条只是整个半导体产业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消费级的市场又是其中之一,那么中国投入上千亿难道仅仅是为了这不起眼的小市场吗?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下国产半导体为何如此迅猛发力。

  防止后门

  前一段时间Intel曝出ME事件,证实了Intel的处理器内部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存在,它由一个或多个核心以及内存,时钟,总线用于加密引擎的保留内存组成。甚至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可读取主系统的内存,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器链接网络。

  更重要的是,这一套系统可以在电脑休眠甚至关机的状态下运行。只要Intel想,ME可以完全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用户的电脑进行完全控制。它可以控制开机、关机,读取所有开放文件、检查所有已运行的程序、追踪用户的键盘、鼠标动作,甚至还能截屏。

  这些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全球数亿片处理器,我们个人用户没有太大的价值被监控。但如果是涉及国家安全相关的部门使用其处理器,或应用在军事用途就十分危险,因此我们的机要部门如果使用Intel的处理器就有可能被别人走后门,窃取机密甚至关键设备被控制。

  但诸如内存、处理器这种高端半导体产品长期被外国厂商所垄断,而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迅速提升,若此时没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产品,将会使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弯道超车

  Intel从1968年创建到现在已经有了49年历史,那时中国的情况还并不允许半导体产业的大规模发展,相对来讲落后了一些。而今天我国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财力,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资源来发展半导体产业。

  国产半导体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龙芯了,龙芯是一颗完全拥有自主致使其产权的国产处理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国家部门,其使用主要是出于安全目的考虑,以绝后患。虽然距离目前消费级的高端处理器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缩小的速度远远小于当年处理器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飞快前进的。

  目前龙芯三号也有相应的开发板产品在售,需要在官网进行开发者信息的填写,符合一定条件才会卖给你,主要目的是让开发者对这套系统进行学习开发研究,充实软件资源,打造更强大的生态系统。

  备战未来

  中国的研发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市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想必全世界对“MADE IN CHINA”这个词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一些半导体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联合起来限制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光刻机,没有这个设备,即使设计出了半导体器件的电路,没有光刻机也不能进行芯片的制造。

  一般情况下国际上都是使用某工艺的光刻机制造出的产品已经不会产生任何利润的情况下,才会将已经淘汰工艺了的光刻机出口给我们,而且价格还很高。

  目前国内想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主流处理器生产制造体系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虽然起步很晚,但在强大的后备力量之下,想要攻破重重难关还是非常有希望的。现在国内累计半导体产业已经投入5000亿人民币左右,努力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在未来,相信研发成果一定会让全世界都用上中国制造的高端半导体产品。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