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类养殖生态防病的五个措施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一、坚持清池消毒首先进行清池。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清淤后曝晒池底20天以上,以改善底质,切断病菌传播途径,这是控制养殖鱼类不生病或少生病的关键。然后进行消毒。使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每亩用量为75~100公斤,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用清水将生石灰冲洗出池,向池内注水80~100厘米,再用溴氯海因进行2次消毒,每亩用量为200克,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体和其它敌害生物。二、坚持鱼种消毒鱼种本身会带有一些病原体,清池消毒过的塘口,若放养不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仍会把病原体带入养殖池内。鱼种本身携带的病菌在遇到适宜环境和天气变化时会大量繁殖,造成养殖鱼类发病,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给鱼类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常规鱼种一般采用3%~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左右,以杀灭粘细菌、水霉菌及寄生虫等。三、坚持科学施肥鱼种放养前7~10天向池内投施生物有机肥,每亩用量为10~12公斤,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鱼种提供天然适口生物饵料。生物饵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无法替代的,是增强鱼种体质、降低发病率、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另外,生物饵料(特别是浮游生物)还可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在养殖过程中,每隔7~10天,还需向池内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每亩用量为1.0~1.5公斤,以补充营养,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保持藻类稳定,维持生态平衡。四、合理使用增氧设备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池底污物积累相应增多,极易引起池底严重缺氧,造成亚硝酸盐、氨氮不能被完全氧化,致使病菌的恶性增殖,加之缺氧已显著降低了鱼的抵抗力,这样就极易爆发鱼病。为了降低池底污物存量,必须增加溶氧,为生物降解污物创造广泛接触的条件,以实现对污物的氧化和驱除。增加溶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底层微孔增氧,以改善水体循环,消除底部缺氧。微孔增氧的使用应根据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段和时长。一般养殖前期,阴雨天时于半夜开机至凌晨;养殖中期,晴天于早晨开机2小时、午后1:00~2:00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于夜间22:00开机至次日中午;养殖后期应勤开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让鱼类生长创造舒适快乐的生态环境。五、加强应激管理应激管理是鱼类健康养殖的核心技术,养殖者应将应激管理贯穿于整个养殖生产之中。鱼类暴发性疾病一般都呈现在环境恶变,应激之后。当水温在22℃~28℃之间时,养殖鱼类最容易感染患病,季节交换时是发病风险最大的关键时期,养殖者更应加强应激管理。在气候环境差,PH值变化大,温差波动大、水质恶化等应急强度较大时,需全池泼洒VC应激灵,每亩用量为200~250克。采用上述方法,不仅可提高鱼的抗应激能力,而且还有利于鱼类健康恢复。编辑:胡金枝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