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鳜鱼败血病?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症状】患病鱼下颌、鳃盖、眼、肛门周围和鳍条基部出现点状和块状充血。解剖可见,胃和肠壁有出血点、无食物,肝颜色略偏淡红色,极少数出现淡白色,胆囊肿大,腹腔内结缔组织或脂肪充血。当病情严重时,病鱼体表各部分呈现严重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后可见腹腔内红色腹水,胃内无食物,部分病鱼的肠道充有气体。本病与鳜鱼病毒性疾病的区别在于:一是发病塘无“转水”现象发生;二是发病塘可能同时有其他 鱼类死亡。【流行与危害】3月中旬至11底,是细菌性败血症流行的时期,尤其是水温在25℃左右时,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时期。发病呈急性型,从开始发病至大量死亡仅需1周,初时死亡数量数尾至几十尾不等, 4〜6天后每天死亡可达几百尾。该病在精养池塘发病率高,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如果不及时采用合适措施,也会导致全军覆投。通常发病塘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明显高于非发病塘。【预防方法】(1)每年鱼种放养前,每亩鱼池用125〜150kg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每年3〜10月,每半个月用生石灰20〜30mg/L,融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或三氯异氰脲酸粉、二氧化氯等含氯制剂,全池泼洒。(3)每月对鱼抽样检查1〜2次,发现病情及时进行防治。(4)对鱼种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活菌苗,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治疗方法】(1)用生石灰,30〜40mg/L,泼洒1次后,隔4〜5天后再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连用3天。(2)每100kg鱼体重用诺氟沙星,或氟哌酸3〜5g;或10〜15g磺胺嘧啶粉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3)苯扎溴铵溶液,用水稀释300〜500倍后全池遍洒;治疗,一次量,0.1〜0.15 mg/L,每隔 2〜3天1次,连用2〜3次;预防,0.1〜0. 15 mg/L,每隔15天1次。(4)全池泼洒三氯异氰脲酸粉,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到0.4〜0.5mg/L。(5)全池泼洒二氧化氯,使池水成0.3mg/L。编辑:胡金枝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