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蛰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1、池塘状况选择靠近海边、进排水方便、有淡水水源的池塘,进行整 修改造、清淤筑坡,坡比一般在1∶3以上。池塘面积不限,一般 单池在1.2ha以上,或仿自然生态。养殖后期,池水深度要求达 到1.8m以上。2、养殖环境海蜇对养殖环境要求不严,其生存温度为8—35℃,最适生 长温度为15℃-28℃;生存盐度为10‰—32‰,最适生长盐度为15—30‰ ;pH值要求弱碱性,一般在7.6-8.5之间。3 、放苗前准备工作①清池肥水在放苗前1个月需对池塘进行整修消毒,清除妨 碍海蜇生长的天敌和病害因子,一般用生石灰1125~1500kg/ha 或用漂白粉(30-50)×10-6浓度为宜。肥水的作用是,保证海蜇放苗后水 体中繁殖的基础生物饵料,能够满足其摄食需要。水质太瘦太 清,不利海蜇生长。肥水以发酵过的人畜粪肥或复合肥为主,可用氮磷比为10:1的氮肥和磷肥作补充追肥。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碳铵、氨水、过磷酸钙等,其用量视水色调整,透明度掌握在30-40cm为宜。②设置网带网拦海蜇有随波逐流的特性,遇大风喜向迎风面池边聚集,若池周浅缓,极易被冲上池沿而致死,故应在适度水深处,用网目使蛰苗不易通过的纱网或大眼网绕池设置网带。网带可用插入池底中的竹竿或木棍,上端穿结塑料绳、下端埋入池底来固定。竿距一般在1.5m左右,保证网带挺立牢固为宜。设置网带不可留有死角或网兜, 以免海蜇进入使其活动受限而影响生长。为防止敌害侵入,需在池塘进水闸门周围,用40-60目的筛绢网设置数平方米的网拦。其网带、网拦应视情及时进行清刷, 以免水流不畅造成海蜇附网而死。③测量理化因子因养殖水体和育苗水体存在理化因子,如水温、pH值、D0等差异问题,故需在确定好购苗场家后、进苗前的这段时间中,按测定出的理化因子指标,将两者差距尽量调整的越小越好, 以免由于两者差异过大而影响蛰苗入池过渡成活率,甚至造成全军覆没。4 、运苗放苗①运苗处理就当前情况看,海蜇人工育苗成功的场家较少。因此,养殖池塘多距育苗场家较远,故在运输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运输时间都需掌握在12小时以内。运输袋要做好充氧、避光、加冰降温处理。运输袋的充氧量占其体积的60%以上,蛰苗装袋量以100-200片/kg水为宜。在运输袋和外包装一泡沫箱之间,需加冰袋1~3个,用胶带将箱盖接合处封严,以便控温。②蜇苗选择放养蛰苗的规格,一般伞径1.5cm以上,活力强、游力足、健康无伤,色呈紫红、浅红或金黄色,一旦发现其他异色应予以剔除。③放苗时机山东沿海放苗时间都不早于5月。为避开午间阳光直射,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一早一晚和无风或微风的时间投放。放苗时,应打开袋口置于池水中过渡10~20分钟后再慢慢放入。最好是选在深度40cm以上水域进行多点投放,切勿在下风头或池周浅水区放苗,以免因幼苗稚嫩,被冲上池沿致死。④放苗数量视池塘面积,水体深度、水质以及交换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对条件好、换水方便的池塘可适当多放,否则应少放。其单养放苗数量一般掌握在7500~15000片/ha,混养放苗量可掌握在1500~6000片/ha。5、养殖管理①水质调节 幼苗养殖初期,需保持水质整体的一致性,肥水后一般不要换水,而应采取逐步加水的办法维持基础饵料的平衡。待加至最大水位后开始少量换水,每次换水量应小于总水量的20%。进排水条件较好的池塘,可每天进行一次,做到少换勤换,缓慢进行,切忌大排大灌,造成水环境短时间变化过大而伤害幼苗,更不应在天气异常时进行换排水。进入正常养成期间,水质调节要视海蜇生长活动情况、水质理化因子变化情况、水中浮游生物变化情况等而确定增减。换水前应对新水和原水进行水温、盐度测量,勿使相差过大。尤其盐度,其变幅应小于8‰,整个水体盐度需保持在15‰~30‰之间。加注淡水调节盐度可使海蜇快速生长,但须注意均匀,勿使局部水体盐度过低而造成海蜇死亡。②投饵海蜇主食浮游生物,如桡足类、枝角类、小型甲壳类及部分有机碎屑,尤喜食轮虫和卤虫。故在养殖前期基础饵料好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投饵。但海蜇具有贪食特性,昼夜摄食,食量极大。因此,在养殖中期个体达到1kg时,应及时投放卤虫冬卵,进行原塘孵化,以补饵料不足。到后期个体长至2~3kg时,应收购或采捕自然轮虫、卤虫或枝角类,进行活体投喂。投饵次数应视池塘蜇体数量、浮游生物数量、海蛰生长状况三个方面相应调整。③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保证海蜇养成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是应定时巡池,做到“三查三看”,即“三查”为检查生长和摄食情况,检查种群分布和数量,检查拦网和敌害情况;“三看”为看天气,看水色,看生长。二是应定期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对池塘生物实行科学定量定性,并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应对理化因子定期进行测量,使水温、盐度、pH值等项目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6、收获海蜇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经40日龄的池塘养殖,个体即达5~10kg以上。此时,可分批采捕,捕大留小,陆续上市。其收获方法很多,可采用刺网或抄网捞取,也可采用浮拖网捕获。到收获后期,应结合排水进行,在排水闸门附近置一钟形网即可。编辑:胡金枝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