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蓑蛾的特征与防治方法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蓑蛾类均属鳞翅目蓑蛾科。种类很多。一般为雌、雄异型,雌成虫往往特化成幼虫型,无翅无足,头部和胸部退化、一生栖息在蓑囊中。雄成虫是蛾子,翅发达,翅面上有鳞片或毛,斑纹简单。幼虫吐丝结成各种形状护囊,囊上粘附断枝、残叶,栖息其中。俗称蓑衣虫、背袋虫、袋子虫、吊子虫、避债蛾等。行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移动,行动迟缓,在茶园形成危害中心。幼龄幼虫咬食叶片下表皮,留下半透膜斑块,成长以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孔洞。严重发生时常将叶片咬食得残缺不齐,甚至啃食树皮,造成枯枝死树。是茶园、果园和其他树木的一类重要害虫。形态特征:茶蓑蛾雄成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约25毫米,深褐色,前翅外缘有2个较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较肥胖,黄褐色。后胸及第7腹节环生有淡黄色茸毛。幼虫成熟时体长16~28毫米,黄褐色,胸部各节硬皮板上有褐色纵纹和斑块。雄蛹咖啡色。护囊长25~30毫米,囊外纵列缀结有许多长短不齐的小技梗,排列较整齐。发生规律:湖南、安徽等省一年发生1~2代,各地不尽相同。一般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下旬开始化蛹。两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上旬至翌年5月。11月以后,幼虫陆续将护囊封闭悬于枝叶上越冬。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有虫护囊,带出园外集中消灭。2、发现危害中心及时剪除,严防扩散。3、药剂防治参照茶园用药。 编辑:张雅惠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厅研究员  石建国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